青岛是我国海水利用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青岛市就开始利用海水替代淡水用于电厂冷却。现在已有电力、化工、橡胶、纺织、机械、塑料、食品等七个行业的几十家企业用海水替代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冲渣、化盐等工序中的淡水。目前,我市直接利用海水的企业有30多家,年海水利用量为8亿多立方米,海水利用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据专家测算,青岛市海水利用总量折合淡水为4000多万立方米,为同年城市供水的1/4。电力行业利用海水约占全市海水利用总量的95%,其次是化工行业,约占全市海水利用总量的4.8%左右。海水利用的用途以工业冷却水为主,占全市海水利用总量的99%左右。另外,海水还用于做溶剂、还原剂、化盐、化灰、除尘、冲渣、冲洗、水产品加工、船舶压载以及冲厕等方面。目前,青岛市从事海水直接利用的主要有青岛发电厂、黄岛发电厂、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管道燃气公司、青岛海水厂等单位。
我国海水淡化研究始于青岛,从20世纪50年代起,青岛就有专家在研究海水淡化技术。近年来,青岛市抓住机遇在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涌现了一批以华欧集团、兰海希膜工程有限公司、科瑞特机电集团为代表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企业。其中,从事海水淡化的企业主要有华欧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从事海水淡化设备生产的主要有青岛兰海希膜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科瑞特机电集团等单位。青岛市已初步具备了实施以设备国产化为基础的海水淡化产业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