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健康:不能承受之“重”该如何应对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关注学生体质与健康:不能承受之“重”该如何应对

体质虚弱、营养过剩,“小胖墩”的大量出现让家长担忧

在北京市大兴区一所小学读五年级的明明今年11岁了,可每天早上还是得妈妈给系鞋带。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明明做起来却十分吃力,因为他160厘米的身高,体重却达70多公斤,弯腰都很困难。

“现在‘小胖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病态!”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分党委书记杨国庆教授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日前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7至22岁汉族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

摄入热量过多、运动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专家们给“小胖墩”激增开出的病因。杨国庆说,有了电视和互联网,孩子们玩耍的兴趣被更多地转移到室内,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自然变得越来越少。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营养过剩,“小胖墩”的大量产生就不足为奇了。“而现在家长们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体育运动健康方面的教育,总想着让孩子吃好点,多买点营养品,孩子的身体就健康了,这是非常不对的。”

杨国庆认为,改变“小胖墩”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形成合力,从饮食、行为习惯和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方面共同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同时还要加大对家长和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自己的体质乃至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都十分有益。 (本报记者 柴葳)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