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五霸的问题,原创者孟子并未说明五霸具体是说哪五人,因此后人诸多猜测,单就战国及汉代至少已有四种不同的排列:
墨子、荀子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为五霸;
《左传》、《史记》、应劭、赵岐以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为五霸;
《白虎通义》以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为五霸;
《汉书》颜师古注引江以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为五霸。
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普文公、 泰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关于春秋五霸的问题,原创者孟子并未说明五霸具体是说哪五人,因此后人诸多猜测,单就战国及汉代至少已有四种不同的排列:
墨子、荀子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为五霸;
《左传》、《史记》、应劭、赵岐以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为五霸;
《白虎通义》以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为五霸;
《汉书》颜师古注引江以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为五霸。
在讨论春秋五霸之前,大家必须先搞清楚一个前提:在历史上是孟子最先提出“五霸”这个概念。而当时他的原话是“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五霸的强权政治是不符合儒家的“仁义”主张的。故有儒者论“春秋五霸,一霸不如一霸”之说。和后世不同,孟子当时提出这五霸来,是准备给他们来个大批判而不是为了给他们表功。所以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宋襄公会在五霸之列——如果要在春秋的众多盟主中选出5个来批判,这个将迟到的鄫国国君烹了去祭次睢之神的宋大脑袋绝对是首选。
但是对于后世来说,春秋五霸已经不是一种批判而是一种推崇。孟子如果有灵怕是会气的吐血。因为立论的不同,荀子解释孟子所称的五霸,和后世所推崇的五霸本就不应该是相同的五个人。
想平王东迁之初,存千二百国,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余国,会盟争伐者约十四国,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如果按照会盟诸侯者称霸,那称霸者大大不止五个。而如果是要周天子册封才算的话,则只有齐桓公、晋文公、勾践够格。桓公九合诸侯,文公有践土之盟,勾践有徐州之会,受过周天子册封为“伯”的也就这三个,凑不够五霸之数。
个人倒是认为春秋五霸这个提法在孟子说出来时未必有确实的所指,不过是因为先秦学者接受五行之说,其数尚五,因此凑出来的五霸。类似的还有“五色”,“五音”,“五味”,“五辛”等提法,可见在先秦时代的五字和三,六,九一样是虚数,未必有实指,所以按照文言文虚指的用法去理解这个五字就好了,实在不必去深究具体是哪五人。
参考资料
http//www.cumt.edu.cn/history/china/ancient/wuba.htm
参考资料:www.yisou.com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王
楚庄王
吴王阖闾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 楚 秦 吴 越
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普文公、 泰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秋五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姓姜,名小白,齐厘公子,齐襄公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称霸中原的国君。 齐桓公在位期间重用鲍叔牙,不计前嫌任命曾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为相国。在管仲的主持下,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使齐国富强起来,为称霸奠定了基础。齐桓公曾派遣使臣朝拜刚继位的周僖王,赢得周天子欢心。另外,他召集各国诸侯到北杏开会,被推举为盟主,后又在幽地与宋、鱼、卫曹等八国歃血为盟,齐国称霸的局面终于确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五霸主-晋文公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子,公元前636年一前628年在位。晋献公有5个儿子,申生是太子,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 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害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被迫出逃。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公元前632年,晋、楚在城濮决战,晋国大获全胜。战后,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春秋五霸主-秦穆王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姓嬴,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公元前659年一前621年在位,长达39年。 秦穆公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为,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秦穆公选拔人才打破尊卑贵贱界限,广纳贤才。 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谋略。为了打开信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但在殽之战中败于晋,便暂缓了东进步伐,改为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泰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东从陕酉、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了西方的霸主。
春秋五霸主-楚庄王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姓芈,名旅,一作吕,或侣,楚穆王子,公元前613年-前591年在位。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从而开始了自己一生的大业。他知人善任,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虚心听取孙叔敖对治理国家的意见。庄王在位期间,君臣上下和睦,一致对外。他带头执法,重视社会生为,发展经济,充实国力。他务实的统治使楚国社会安定,民风俭朴,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楚国要北进中原,争霸诸侯,首先就要拉拢与其相邻的郑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在最后一战中,楚军大获全胜。这一场战争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春秋五霸主-吴王阖闾
前514年一前496年在位。吴国在吴王寿梦时开始走上强大之路。他死后,三个儿子诸樊、余祭、余昧相继即位。余味病故,其于僚立为王。阖闾心有不甘,乘楚国为楚平王治丧伐楚,国内空虚之时,他派勇士专诸刺杀了吴王僚,登上王位,号称吴王阖闾。
吴国地理环境不十分优越,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军事防御设施不十分完备,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阗闾大力搜罗人才,采纳良策,听取民声,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他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而作准备。
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把重点转向军事发展。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战胜楚国后,阖闾开始对越的攻战。公元前496年,在ㄐㄩㄣˋ李之战中,他被越军击中,受伤而死。临死前,他嘱咐太子夫差决不能忘记这一深仇大恨。也因此衍生了战国吴越之战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