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网络杂志不太可能形成大气候
所谓网络杂志至少应该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内容只通过网络传播,同时进行印刷发行的就不能称之为网络杂志。二是它必须是定期出版,这是杂志的固有属性。
从目前国内外的形式来看,我觉得网络杂志不太可能形成大气候,因为杂志的特征就是定期出版,而网络最大的优势是时效性,它可以最及时地提供最新的信息———这是网络杂志本身的悖论。再者,杂志之所以要保持定期出版,是为了维持固定的读者群,如此才可能实现盈利目标,印刷杂志会定期送到读者手中,而网民不太可能定期去阅读一份网络杂志,网络杂志很难培养受众定期的阅读习惯。
周秩(网络杂志《设想》主编):网络杂志走下网络会被纸媒同化
我个人对于网络杂志有个定义,未必正确,仅供参考:1.主要在网络上传播。2.免费(或者允许共享传播)3.信息专业化。4.内容更新速度快于传统媒体,而且非转引自传统媒体。
我们也有考虑并尝试过将《设想》做成一本印刷出版发行的杂志,但就目前国内的媒体环境来说,网络杂志还是在网络上生存比较好,走下网络很容易被其他现有的传统平面杂志同化或打倒。
目前FLASH版本的网络杂志的传播都是以在线下载的方式进行,但技术永远都不是网络杂志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关键还是内容取胜。
老蒋(第一代闪客):网络杂志新技术下应有新思路
现在网络杂志还是平面媒体的思路,或者说是拿很多图片来蒙人,价值抵不上论坛的帖子。关于任何事情,网上都有海量的内容供人搜索,有的网络杂志花花绿绿地采写了很多,但做的跟纸媒杂志一样,有什么新价值?惟一的好处是很环保地节省纸张了。网络带来了很多可能性,比如链接和互动,应该在新技术的思路下去做真正的网络杂志。
我想象中一本好的网络杂志,首先是针对性很强的提供给某一个群体的读者,然后要有深入和独家的内容,增加链接和互动,尤其是翻译的文章应提供原文链接。
李晖(《城市画报》主编):没感到网络杂志对纸媒的冲击
我们也很想改进《城市画报》的网络版,但因为技术之外的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目前我还没有感觉到网络杂志对传统杂志的冲击,未来可能会有,但这种影响就好像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一样的,有影响是必然的,但并非你死我活。
方兴东(博客中国创始人):网络杂志一两年内会有大发展我相信网络杂志会慢慢形成气候,我认为它在一两年之内会有很大发展。未来的趋势是满足个性化的需要。网络杂志的真正繁荣应该是从博客开始。每个拥有博客的人都可以做自己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