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临床表现?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尿型ARF以少尿(尿量少于400ml/日)或无尿(尿量少于lOOml/日)为显著特点,一般都经过少尿(或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个临床阶段。少尿期通常持续3天至-1个月不等,平均约10天左右,少尿期的主要表现为:①水钠潴留:表现为全身浮肿。血压升高等。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阻;②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等;高钾血症常为少尿期死亡首位原因;③代谢性酸中毒:为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所致,感染和组织破坏可使酸中毒加重。酸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呼吸深大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血压下降;④尿毒症症状:为各种毒素在体内蓄积引起的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硝化系统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尿毒症性肺炎等;循环系统包括心律失常;心衰等;神经系统包括意识障碍、躁动、谵语、抽搐等。进入多尿期后尿量每日可达3000至5000mL,血清尿素氮、肌酐逐步下降,尿毒症症状逐渐消退。多尿期因大量水分和电解

质的排出,可出现脱水、低钾、低钠血症等,如果不及时补充,患者可死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入恢复期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恢复至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再生和修复,肾功能的完全恢复约需半年至1年时间,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2)非少尿型ARF 一部分病例无少尿或无尿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短时间内肌酐清除率迅速降低,下降幅度达正常值的50%以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血清肌酐每日上升速度超过44-88mmol/L,这种类型称为非少尿型ARF,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常易误诊。

(3)高分解型ARF一部分病例发生于组织分解代谢极度增高的情况下,每日血尿素氮和肌酐上升速度分别>14.3mmol/L和>lUmol/L称为高分解型ARF,通常见于大面积外伤;烧伤、大手术后似及严重感染等情况,表现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中毒症状显著,尤以神经系统突出,可表现为嗜睡、昏迷、抽搐、癫痫样发作、反射亢进或减退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