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五个说法

王朝娱乐·作者佚名  2009-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端午节起源五个说法

关于端午起源说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息过。著名学者闻一多经过详尽考证,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前古代南方吴越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春秋末期,以吴地为中心,将祭伍子胥活动与原有习俗结合起来。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戈春源说,加上伍子胥,中国的端午一共曾纪念5个人:东汉的曹娥被后人以孝女铭记;广西的陈临因爱戴黎民百姓,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过端午节;越王勾践也最早提出以划龙舟来操练水军;再有就是屈原,他是联合国确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原所长何光岳认为,对于端午节以屈原为正宗,有铺天盖地的历史记载,也得到了国人的普遍认同,应该尊重历史。而苏州端午,最多只能算是地方文化,“认定屈原为正宗没有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