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皮条这个词语怎么来的呢??

王朝知道·作者佚名  2009-08-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類: 社會/文化 >> 社會話題
 
參考答案:

拉皮条

作者 : 汪中贤

中国古代的神话,说是月下老人专司人间的婚姻,凡属有姻缘之份的男女,老人一一记在姻缘簿上,暗中用红绳系在他们的足上,被月下老人系过红绳的男女,即使是世代冤家,远在千里之外,也会千方百计的将他们牵引拢来,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上海也有许多月下老人,他们的职务也在牵引旷夫怨女成双作对,不过他们的牵引工具,不是红绳而为“皮条”,月下老人的红绳是牵的,上海人的“皮条”是“拉”的。

现代的建筑,比古时坚固,古人住的竹篱茅舍,禁不起一阵大风就吹倒了;现代的钢骨水门汀造的几十层楼房,除非遇着极剧烈的大地震,轻易决不会倾斜分毫。月下老人的红绳,品质脆弱,牵在男女的足下,稍微使些力气就要绷断,所以上海的月老,改用皮条以代红绳,这与钢骨水门汀代替竹篱茅舍一样,想教他们千年不毁,万年不朽。月下老人已成时代落伍者而宣告下野了,他的职务现由“皮条客人”署理。

“拉皮条”的名词,只限于姘头搭角的结合,正式夫妻就不能适用,譬如有人请你去做媒人,你若对人家说:“我来替你家千金小姐‘拉皮条’。”那你就要吃了巴掌回来。

用皮条代替红绳以牵合男女,照理应该永谐白头,不会拆散鸳鸯了,谁知结果适得其反,凡用“拉皮条”方法结合的男女,最容易“拆姘头”,这是什么缘故呢?

据沪语研究家说:“拉皮条”一共只有三个字,倒有两字写白了,“皮”字应从“尸”从“穴”(音比平声),“条”字应从“尸”从“吊”(音刁上声),这两字的发音与“皮条”相似,所以才会以误传误的读别了。

从“穴”的是女性器,从“吊”的是男性器,“拉皮条”者,将两种性器拉拢在一气也。如此注释,则“拉皮条”的意义不必详解,就能恍然大悟。

有人驳道:“是北语,上海人无称男性器为‘吊’者,此说恐不可通。”

沪语研究家辩道:上海的下流人常伸中指示人曰:“侬懂张北鸟!”此“鸟”字应作“的奥”切,是即“吊”也;“北”非东南西北之北,此系写不出的土音字,意与“撅”字同,例如“撅屁股”,上海人叫做“北屁股”,那么“北鸟”是什么意思?请读者自己去想罢。

因此证明“拉皮条”确系读别了音的上海话,这是毫无疑义的了。

“拉皮条”亦曰“拉马”,此语由来甚古,《水浒传》里的王婆就是著名的“马泊六”,此即拉马之意,上海称为“皮条客人”,拉皮条图实在不大好画,许大画师表现的是“拉马”,意思却与拉皮条一样,因为马的缰绳多半是用牛皮做的。

参考资料:云南美术出版社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