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明谢时臣武当南岭霁雪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青岛市博物馆藏
【简介】
纸本,设色,纵:296厘米,横:100厘米。
谢时臣(1488—1567),号樗仙,吴(苏州)人。是沈周、文徵明以后的吴派名家。善山水,得石田意而有变化,笔势纵横,设色浅淡,人物点缀,极其潇洒。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此画描绘的是武当山南岭雪后的情景,为大章法淡着色的山水画。自识:“写乾坤名胜四景,景皆予曾亲览,历历在目者。”按其自识当为四幅,现仅见此幅作品。峰峦山石皆留白,天空用淡墨烘染,屋宇亭台均不见瓴,以示积雪之厚。栈道上,前呼后应的行旅,也极尽生动之致,于画面的活跃,增添色彩。
中国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工山水,师法吴镇,得沈周笔意而稍变。多作长卷巨幛,峰峦雄伟。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笔墨纵横自如,富有气势,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唯刻画不够精微,殊少秀韵。传世作品多为水墨立轴,《溪山揽胜图》(南京博物院)绘高远山景,笔法细密苍劲,为仿王蒙之作。《策杖寻幽图》(故宫博物院)景色比较写实,用笔劲健,墨色沉郁,多用沈周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