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沽源县辖镇。1950年属第三区,1958年建小厂红旗公社,1965年改称小厂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小厂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赤(城)宣(昌)、小(厂)白(碱滩)公路纵横过境。辖小厂、段木梁、馒头山、五道沟、毡房营、长梁沟、窑沟台、光明、仁和堡、野马营、红泥滩、石柱子、万水泉、白庙洼、棠梨沟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莜麦、马铃薯。
简介景象小厂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赤(城)宣(昌)、小(厂)白(碱滩)公路纵横过境。辖小厂、段木梁、馒头山、五道沟、毡房营、长梁沟、窑沟台、光明、仁和堡、野马营、红泥滩、石柱子、万水泉、白庙洼、棠梨沟15个村委会。小厂镇人民政府于2007年12月8日搬迁至小厂镇南、沙宝线西侧、小厂收费站北约500米处。新政府至收费站公路两侧栽了近200棵油松、樟子松,美化了环境。小厂镇宝平线至芦犁洼公路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近期将通车投入使用。小厂镇宝平线至芦犁洼公路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近期将通车投入使用。近年来,随着县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日显重要。沽源县小厂镇芦梨洼村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蔬菜种植区和奶牛养殖区,且周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沿线的人文景观和坝上高原原始自然风貌更是令人心往神怡。 沽源全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北纬41°13′-40°57′,东经114°50′-116°05′,地势平均海拔1536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
农业发展小厂镇--农业发展小厂镇抓好绿色农副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畜牧、蔬菜、马铃薯等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培育壮大福星乳业、绿源肉食品加工、玉晶纸业、金鹰亚麻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引进了河北天露糖业、北京德道马铃薯加工、中国利农节水灌溉、北京天 食用菌栽培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年内,这县加紧处理20万吨土豆全粉项目建成,确保日处理甜菜6000吨糖厂项目开工建设,并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促使蔬菜产业走上市场化销售、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教育水平乡村小学沽源县小厂镇中心小学始建于一九五四年,位于小厂村南,学校占地面积不足500平方米,校舍只有三间土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八、九十平方米,一个复式教学班,一名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小厂小学于一九七三年进行了改建、扩建,迁校址于现.在驻地,兴建了校舍,增加了班数,增添了教师,由原来一个班增设成五个复式教学班,教师也相应增添为三名。—九八五年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为全面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办学条件,适应新时期教育需要,“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乡村两级经过多方努力,千方百计,群策群力筹措资金三万余元,经过认真规划,重新兴建了一所规模较大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并更名为“小厂中心小学”。现学校占地面积32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2.5平方米,院墙300米,天门、水源、花坛、 旗杆均按上级标准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