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12月生,江苏盐城人。1982年、1987年、1989年先后毕业于新疆大学、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戏剧戏曲学专业(含电影电视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曹禺研究会理事、美国Institute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s 会员、美国剑桥中国文化中心《美中社会与文化》杂志编委、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会长等。
周安华教授曾在《文学评论丛刊》、《戏剧艺术》、《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海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十种,曾获“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等多项奖励。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社科研究项目和海外项目10项。1998年8月应邀赴美国Bates College 任客座教授,1999年应邀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深沉悲怆的生命旋律--论中国八十年代悲剧创作》(专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该书通过对二十世纪悲剧美学新进展的透析和把握,考察了当代中国悲剧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美学品格和艺术风范。
《20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专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江苏省九五规划项目、台湾中流文教基金项目。该书从宏观的视野,探讨了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问题剧给予我国现代戏剧的影响,以及中国问题剧产生、发展、勃兴的壮阔历程,分析了现代问题剧理论与实践的成败得失。
《青青艺术》(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该书以“大艺术”的理念,对影视、戏剧、美术等艺术的本性、审美方式及当下诸多重要艺术现象进行整合研究,作出了理论开掘和阐释。
《现代影视批评艺术》(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出版)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我国第一部影视批评的学术著作。该书对作为新人类新视界的影象世界其特性、影视艺术异同、影视批评的性质、价值体系、话语空间、权威影评人等,做了研究和探讨。
《幽默与言语艺术》(专著,台湾千华图书公司1993年出版)
该书通过文化语言学的考索,对表达沟通的智慧、幽默艺术的形态、方法以及东西方幽默的差异等问题,给予了理论与技术层面的分析。
《电视广告美学》(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
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对电视广告的社会标识性、类型与要素、诉求方式、创意策划、制作流程以及受众禁忌等重要方面,进行了理性概括。
《陈瘦竹戏剧论集》(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该书收录了我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陈瘦竹教授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关于戏剧美学、中国现代戏剧、外国戏剧思潮以及比较戏剧等方面的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140余万字,并附有《陈瘦竹小传》等材料,它体现着我国现代戏剧思想演进的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现代影视批评艺术” (主持人)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 1998-2001年
“20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 (主持人)
---江苏省九五规划研究项目 1997-2001年
“易卜生与中国话剧文学” (主持人)
---台湾中流基金研究项目 1998-2001年
“江苏电视发展战略研究” (主持人)
---江苏省特支研究项目 1997-2001年
“电视媒介传播研究” (主持人)
---南京市横向研究项目 1999-2002年
“现代电影与现代电视关系研究”(主持人)
---普通高校人文基地项目 2000-2002年
“中国戏剧艺术”(主持人)
---国家985研究项目 2001-2003年
“喜剧审美视界”(主持人)
---国家985研究项目 2001-2003年
所授课程
现代电影电视研究(南京大学戏剧影视专业博士学位课程)
根据20世纪电影电视理论、创作发展的宏观线索,选取其中最能反 映人类电影电视艺术发展趋势的核心概念和重大理论课题,进行集中透 视和论证,在现代影视艺术演进脉络的细致梳理中,分析研究现代影视 艺术在20世纪的主要成就,以及面对的主要理论困惑,从中寻求重大学 术课题的发掘以及学术研究空间的拓展。如科技与现代影视的物质元素; 现代电影与现代主义电影的互动;电影的符号记忆与想象;电视作为媒 介文化;亲社会与反社会的荧屏等。
戏剧美学(南京大学戏剧影视专业硕士学位课程)
以戏剧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观察和分析话剧与戏曲美学品格的差异、现实主义戏剧的美学追求、现代主义戏剧的美学形态、走向后现代的戏剧及其艺术形式风范、经典悲剧与现代悲剧快感、喜剧美学的基本蕴涵、作为剧场艺术的戏剧、戏剧审美心理学等等,使研究生在深入研究中外戏剧学、中外戏剧史时获得相应的理论基础,以及创新、探索的观念和开放的美学视角。
戏剧文化 (南京大学作家班必修课)
在追溯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发展源流的基础上,对戏剧与生活、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戏剧的情境、冲突、结构、戏剧语言和表现形态、戏剧风格在表导演中的体现、现代派戏剧思潮、戏剧审美心理机制等问题,予以集中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层面上把握戏剧的本性,思考和认识戏剧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意义与作用。
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新加坡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
对二十世纪中国戏剧予以整体的回顾和思考,分析和研究其产生、 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脉络、各种戏剧美学思潮的演变。主要内容有:创始 期中国话剧文学、求索中的困惑-中西戏剧的交流、话剧创作的繁荣、 曹禺和田汉等人的戏剧美学追求、抗战时期的史剧、讽刺喜剧创作、写 实戏剧与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现代主义戏剧思潮、展望-中国戏剧的 未来形态等。
影视批评艺术(南京大学全校公选文化素质课)
主要对电影电视艺术的美构成、影视批评标准、方法和进程、影视批评类型、批评个性和效果等进行观照,培养影视视听能力,提升批评水准,以造就新一代权威影评人。结合教学安排有中外代表性影视作品的观摩、评论写作等。
研究课题
周安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电视艺术理论与创作研究、影视批评研究、戏剧形态学、中国现当代戏剧史论等。
成都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男,1930年3月生,四川省彭山县人。成都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及科研工作,特别近十余年对芙蓉花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获得多项成果、并连续在全国性博览会、’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及各级政府科技成果奖。其中在国内外影响大的有采用多种手段培育出的早、中、晚不同开花期、不落蕾、花大色艳如牡丹红等十余个新品种被同行认为是国内外品质最佳的品种。最近又新选育出对蚜虫、犁纹丽夜蛾及白粉病具有免疫性或很强抗性的品种,经同行鉴定为花卉抗病虫育种的一项重大突破,对实现城市园林植物病虫无公害防治,有重大意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