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9.30目录:图书,哲学与宗教,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能力与才能(技能),
品牌:罗伯特·西奥迪尼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53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300072488
·条码:9787300072487
·版次:2006-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全球销量已超过350000册
★论述被引用率,高居当今社会心理学家之冠
★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关于说服力的书籍
★《财富》杂志评选的75本必读的最睿智的图书之一
★著名营销专家孙路弘解读
★人类史上最诡谲、最强大的武器总析解
[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这本妙趣横生的书会告诉你。
[阅读建议]
如果你是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不用说,《影响力》是第一本你应该读的书,并且从第1章到最后一章都要仔细阅读。
如果你是新闻媒体工作者,请你先读第4章,了解社会大众受媒体报道的影响而做出的模仿举动,为你在以后再次报道此类事件时提供三思而后行的参考。
如果你是普通人,请你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牢记第4章第165页开始的内容,当你在紧急情况下学会如何呼救,不要因为不确定性而成为牺牲品。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影响他人的水平到底如何,你可以先翻到第23页,做影响力水平测试。
[五大特点]
○语言结构通俗化,适合大众阅读。
○清华大学经管理学院教师亲自翻译,译文流畅。
○国内资深营销专家点评、解读、了解内容真谛。
○加入大量中国案例,适应国情。
○内含一套影响力测试题,了解影响力水平。
作者简介
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Cialdirli)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分别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与博士后学位,投入说服与顺从行为研究逾3年。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媒体推荐
简评
自出版以来,这本书就一直是最为畅销的书。由于它的影响,使得劝说成为一门科学。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为某一产品或事业观点游说的人,这都是一本最最基本的书,是你理解人们心理的基石。
——亚马逊网上书店(amazon.com)
《影响力》是近十年来营销领域最重要的一本书。
——市场研究杂志
《影响力》是一本了不起的社会心理学书籍。
——大卫·麦耶
《影响力》是一本人人都可以读懂的书。与其说它是为市场营销工作者而写,不如说它是为所有人——每个和协调、购买打交道的人。
——罗杰·费舍,哈佛协调项目中心主任
这是一本比较有趣的书,作者是美国一个心理学家,但这并不是一本心理学专著,中国是把它作为一本营销书来出版的。但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它可以帮我们识别那些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有时凭感觉和本能能够警惕有时却麻痹的陷阱。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举出了实例,而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也往往可以找到同样的现象。
我这样说的时候,可能是带了一些贬义,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心理学是一种科学,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被心理活动所趋使而做出的,但往往不自知,我所做行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当然这本书里并没有提及这些,只是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哪个名人说过的:“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真正意图,并且了解对方心理,就可以找到一条途径来实施自己的影响力从而达到目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点奸商和骗子是做得最好的。
——苏和尚
《影响力》不是市场上汗牛充栋的贩卖所谓“成功学”,“最伟大的sales”之类的垃圾读物,这是一本洞察深刻,论据确凿,论证严谨的严肃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影响力》不是一本乏味,生硬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行文生动,案例丰富,可读性很好的一本启发智慧的好书。
《影响力》不是一本鼓吹利用心理学原理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猎食指南,它更大的作用在于揭穿那些不择手段的人的“魔术”,确保我们可以在不降低道德水准的前提下更好的保护自己。
《影响力》不是一本可看可不看的书, 不带武器进入猛兽丛林,要么头破血流,要么变成野兽。
——芊芊静音—婉婷
编辑推荐
★全球销量已超过350000册
★论述被引用率,高居当今社会心理学家之冠
★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关于说服力的书籍
★《财富》杂志评选的75本必读的最睿智的图书之一
★著名营销专家孙路弘解读
目录
编辑手记
关于《影响力》
序言
第1章 影响力的武器
第2章 互惠
第3章 承诺和一致
……[看更多目录]
文摘
序言
现在我终于可以承认,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我总是轻信那些小摊小贩、募捐者以及某些经纪人的推销之词。当然,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确实心怀叵测。但大多数人,比如某些慈善机构的代表,其初衷都是最美好的。这些都还在其次。令我常常感到不安的是,我发现自己总是订一些我不想订的杂志或买了环保工人参加的舞会门票。也许是因为长期以来上当受骗的经历,我对研究人的顺从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很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是”?而且采用哪些技巧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因素让人们如此言听计从?我很纳闷:为什么用某种方式提出的要求会遭到拒绝,而稍微换一种方式提出同样的要求就会成功?
所以,作为一名实验社会心理学者,我开始研究顺从心理学。最初的研究是采取做实验的方式,大多数的实验都是在我的实验室里进行的,接受实验的是在校大学生。我希望发现哪些心理学原理会影响人们答应别人的请求。现在,心理学家们对这些心理学原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知道这些原理是什么,也知道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我把这些原理形容为影响力的武器,并且会在后面的章节里着重介绍其中一些最重要的原理。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实验工作虽然很有必要,但却远远不够。它无法让我判断这些原理在心理学系教学楼以及校园(我在这里验证这些原理)之外的世界里的重要性。很显然,如果我想完全了解顺从的心理,我就需要扩大我的调查范围,我需要注意那些让人顺从的行家们,也就是那些在我一生中,一直对我采用顺从原理的人。他们知道哪些方法管用,而哪些方法会毫无成效。物竞天择的原理也证实了这点。他们的职责就是让我们顺从,而且他们的生计也全赖于此。那些不知道如何让人们说是的人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些精于此道的人却依然存在,而且钱赚得越来越多,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当然,那些让人顺从的行家们并不是惟一知道并运用这些原理来帮助他们达到目的的人。我们每天都在与我们的邻居、朋友、爱人和儿女打交道,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在运用这些原理,或被这些原理所左右。但与我们对这些原理的含糊粗浅的理解相比,那些让人顺从的老手们对这些原理的理解要深入和全面得多。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我知道,我所能得到的关于顺从心理学的最丰富的知识就储存在这些人的脑子里。于是,在近3年里的时间里,我将我的实验研究与一种绝对更有趣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