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关于Google无证经营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业界的争论声中有认同、有反对、有同情,各种声音不一而足。接到消息后,笔者登陆google.cn和ganji.com(赶集网)查对,发现二者的确共同使用了“京ICP证050124号”这一许可证号。
其实,Google中国网站“google.cn”在春节期间已经上线,但由于其十分低调而且没有披露与赶集网合作的相关事宜,因此业界一直没有注意到双方使用同一张牌照事情。近日,该事首先在论坛上被网友揭露,继而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连续报道,在经过道德、法律等各个层面的讨论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据说Google中国网站被指涉嫌违规经营,并已经引起信产部的关注和调查。
一段时间以来,Google真所谓四面楚歌,屋漏偏逢连阴雨。不久前,美国司法部为了调查网上儿童色情问题,向Google索要部分用户的搜索资料。在雅虎和AOL都明确表示将配合司法部行动后,Google一意孤行,明确拒绝了司法部的要求,声称要保护用户的隐私。与隐私门相伴相生的是Google股票的波动,在隐私门事件未果和第四季度财报没有达到业界预期的的影响下,Google股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历经两轮暴跌,让Google创始人塞奇?布林和拉里?佩奇大玩了一次股市的蹦极大戏。
隐私门案件不久即将在美国开庭,没想到Google又在中国遭遇了“牌照门”,真可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对于媒体和网上炒作其涉嫌在中国违规使用ICP牌照一事,Google终于按耐不住对此作出回应。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oogle在中国有长期的计划,不可能违规使用牌照来运营。李开复强调“Google一直在保持与信产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一直在政府指导下开展运营。”并一再表示Google最近没有受到中国政府的相关审查。
但李开复此番言论显然很难获得认可,毕竟“沟通”是一回事,是否取得许可证,或者说是否与赶集网达成正式合作并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是另一回事。如果仅仅是与信产部等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了,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擅自运营,或者是在不符合相关规定,却借赶集网的牌照运营,都属于违规经营,毕竟信产部等部门的认可不代表不需要经过法规这道程序。
Google方面还表示,Google的做法实际上已有先例,如雅虎使用3721许可证,易趣使用eBay许可证。但信产部方面一位知情人士却认为,这两种状况“事实上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事实上3721是Yahoo全资收购的资产,易趣和卓越也同样是外资公司在中国通过收购或者合资的方式拥有的资产,而赶集网并非Google在中国的子公司,两家公司之间所谓的‘合作’关系具体如何操作并没有一个相当明确的说法。”
显然,这里需要明确的是Google与赶集网之间是否存在合作关系?据有关媒体报道,按规定如果Google与赶集网已经存在事实上的合作关系,那么其在美国应该通过相关渠道予以披露,但目前Google没有任何表示。当前,在赶集网上尚可看到Google的logo,但在google.cn上,没有与赶集网相关的任何信息。因此按国际惯有操作方式来看,Google和赶集网应该还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合作关系。那么,Google擅自“借用”赶集网的牌照,无疑属于违法经营、违规操作。
国内一些小网站存在违法经营、违规操作尚可理解,这样的事发生在当前炙手可热并以“不做坏事”著称的Google身上,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包括上面提到的雅虎和易趣,无不是通过相关途径取得了合法的经营权,还有微软,为了使MSN在中国披挂上阵,到处寻找合作伙伴,花费了大半年时间,最终还是通过合资的方式成立了上海美斯恩公司,从而取得了电信增值服务的许可证。
有不少朋友在与笔者交流时表示诧异,说为什么Google要为这点小事犯天下之大不韪呢?其实,稍微研究一下Google的战略战术不难明了,Google此举可能并不是恶意之举,极可能是为了加快速度,妄图钻一下实际上不存在的法律漏洞。众所周知,受国内政策限制,google.com网站运营的服务器一直设在美国,在这种情况下,Google的中文搜索服务的反应速度普遍较慢,这一点很早前就受到了用户质疑。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也在做种种努力,希望能在国内加设服务器,以提高相关的服务质量。
此前,在美国国会召开的一次听证会上,Google方面表示,如果中国政府允许其使用在中国内地的服务器的话,google.cn将过滤那些被中国方面认为“不合适”的网页。可见Google对此的重视程度。了解国内办事规则的人都清楚,google.cn之所以能顺利上线,很可能是得到有关方面默许的,但当竞争对手和“多事的人”揭开这个事实后,Google的麻烦就来了。
也难怪Google要如此行事,面对百度日益增大的压力,搜索质量如果不尽快改善的话,与百度的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按国内的许可证申请规定,比较顺利的审批也得要280天,但鉴于竞争的紧迫性,所谓时不我待,Google只能也做一回“中国特色”的事了。
上次在Google股价因第四季度财报而下跌时,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明星人物的烦恼,是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批评和道德要求;明星企业的痛苦,是要承受比普通企业更高的预期和业绩要求。”其实,明星企业在道德上何尝不是要承担更高的要求下。在中国尚不完善的立法环境下,小企业可以偶尔以身试法,但大企业、尤其是Google这样的跨国巨头,如此做法实在令人无法原谅。
想当初李开复在电光火石之间由微软跳到了Google,业界部分言论认为李先生撒谎了,因为此前一直强调对企业的忠诚,强调要在微软长久地待下去。那时笔者曾为李先生辩解“商场之道,在商言商。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或者是普通员工,如果你身在其位却说:这企业不行,我明天就要走人,那还有得混吗?”
但这次不一样了,上次是个人道德,这次是企业道德,是事关国内法律权威性的问题,Google实在不该如此。
我国各行各业的立法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试图与国际接轨,更加规范、更加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Google这样的跨国企业及其行为是国内企业也是国内立法机构学习的榜样和素材,其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影响极大,这也正是业界和公众对Google事件如此关心的原因所在。
这一次,Google真的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