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的危机在于它对2G的取代不再是像2G取代1G那样的一刀切,2.5G、2.75G、超3G、WiMax等多种技术交错并存,呈现出复杂的排列组合。所谓的上马3G也不再是一次统一的更新,而是各国、各运营商个性化的选择,也许在中国就会出现两个以上不同的3G技术组合。
1994年起逐渐取代1G模拟通信的2G数字通信技术,虽然在话音方面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移动通信需求,但在数据方面已经不太跟得上蓬勃兴起的各种视频和数据业务需求。国际电联在提出3G时考虑到该系统可能在2000年左右进入市场,工作频段在2000MHz,且最高业务速率为2000Kbps,故在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
但3G并没有如预期到来,最早在日本和欧洲的试验被称为是电信业的泡沫,导致各国移动运营商3G计划都进一步推迟,WLAN(无线局域网)和2.5G的GPRS、2.75G的EDGE、CDMA1X的整合又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以填补3G推迟所带来的部分市场和技术空间;与此同时,固网运营商也借助WLAN介入无线数据领域,并尝试用WLAN、蓝牙(Bluetooth)等概念来冲击用户对3G的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电信运营商内部,对超3G的试验已经获得了一些进展;在外部,英特尔等计算厂商提出的WiMax等宽带接入技术正在侵蚀3G市场。是等待从2.5G、2.75G直接跳跃到超3G,还是选择WiMax等替代性技术?中国的3G上马晚一天,3G的危机就增加一分。
2005年,通信厂商所说的3G已经不是两三年前的3G 了,他们更愿意说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在2005年10月的国际通信展上,HSDPA最高速率也从原来3G的2000Kbps提高到14Mbps。不过,通信厂商一般会说HSDPA是演进的3G、或者说后3G,可以在原来的3G网络上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运营商担心的是,3G已经成熟,正处于技术演进的转折点,一旦技术更新,原有的网络投资是否会浪费,现在是不是一个正确的网络投资切入点。
如果说3G的技术演进还只是近两年来的收入分配问题,那么IT厂商的强势进入则关系到投资进谁的钱袋了。WiMax是对3G最有威胁的对手,它的移动宽带接入即802.16E部分介于3G和Wi-Fi之间,移动性比Wi-Fi强而弱于3G,带宽比对3G大却低于Wi-Fi。正是这种中间地位使之具有了向两边扩张的可能,由于Wi-Fi还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所以WiMax一直把眼睛盯在3G身上。
由于WiMax的搅局,通信厂商阵营也出现了分裂。爱立信和高通等坚持要把WiMax限制在固定宽带接入范围内,排斥其进入移动领域;诺基亚在WiMax阵营里进进出出,犹豫不决;摩托罗拉则宣布要融合3G和WiMax。摩托罗拉CTO伍丝丽2005年访问中国时首次提出Wi4的概念,也就是4G和WiMax的融合。她透露摩托罗拉正在移动性、功耗和空中界面等方面修改WiMax的技术和标准,使之能和未来的通信技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