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说唐骏

王朝网站推广·作者佚名  2011-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的人生哲学比较简单,我喜欢开心,我不追求富贵荣华。就算现在没工作了,我也无所谓。我在上海有房子、有车,今后吃饭的钱也有了,这辈子我会过得很开心。所以,我不会因为追求名利、地位、金钱,而失掉快乐。

我惟一的要求就是做我想做成功的事情,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我要特别地开心。

我不是冒险主义者,我不冒险,也不需要冒险。

如果大家都以任期长短来判断我干得好坏,那我一定设法使我的任期超过前面任何一任。既然我已经出任这个职位,我就是最好的。

——《唐骏在微软伤口上》(《知识经济》2002年6月)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想得那么遥远,我和哥哥十来岁就要盖房子,这段经历是磨炼,也是苦难。十二三岁是什么年纪?是开始关注异性、也渴望得到异性关注的一个年纪,而我们却要在精神和体力上忍受那么多。所以,我现在做任何计划,工作、人生、发展,从来不超过三年,三年以外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世界变得太快,现在就跟自己说若干年后如何如何,反而是一种阻碍。

——李纯:《听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先生讲述苦涩的童年》(2002年11月)

当时,微软方面就多次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出任微软(中国)公司的总经理,这中间当然包括一些很深入的交流。但是最后,我还是放弃了。主要是自己当时认为时机不是很好,各种外部的条件也还没有成熟,如果自己那个时候就出山,肯定不会做得像今天这样。

吴士宏去职的那个时候的确是微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当时被闹得沸沸扬扬,媒体和公众舆论基本上是一片“喊打”之声,甚至在记者后来对信息产业部张琪司长的采访中,张司长还特别点名批评了这件事,而微软的其他一些做法在当时也遭到业界的一直抵制。如果那个时候上台,无疑将遭遇比今天大得多的压力,而且失败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因为我的语文很差,高考只得了59分,所以最后落到了第5志愿。其实,按照我当时的分数,全国所有的学校我都能去,包括我的第一志愿上海复旦大学。

我的中文很差,写书的可能性是没有了。因为我语文差,所以我不会写书。现在不会,离开微软之后也不会!

——《唐骏的秘密:接任吴士宏的人本应是我》(搜狐 2003年1月)

某一天,如果一定要我离开微软中国去微软的其它地方,我宁愿辞职。

当初要我担任微软中国总裁时,我不是婉言谢绝,而是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唐骏感觉到被业绩压得喘不过气了》(eNet硅谷动力 2003年1月)

社会在进步,企业也在进步。我所处的环境比上一任更好,所以我能够做得更好。

我在搭建自己的员工平台,而这个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

我认为正是管理奠定了今日微软中国的成功。

——《唐骏:微软(中国)十至二十年后才能实现盈利》(《北京晚报》2003年4月)

唐骏提出,机会是不公平的,抓机会是关键,把握机会是成功的关键,创造机会是成功的要素。大学生所要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是与人沟通交往、组织、协调的能力,聪明与否对一个人的将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在日本和美国学习了多年后,唐骏终于独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卡拉OK计分器,并以8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韩国三星公司,而这一笔买卖是其到今天还为之后悔的。他后来结识了比尔·盖茨,了解了比尔·盖茨使用DOS的许可证商业模式创造了微软帝国。唐骏自嘲地说:“我要是没有卖那项技术,也许我会超过比尔·盖茨!”

——《唐骏谈其奋斗史:“我本可以超过比尔-盖茨!”》(2003年4月)

唐骏简介:

1962年生。1981年考入北京邮电学院;1985年留学日本;1990年赴美攻读博士;分获物理学学士、电子工程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进入微软公司,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2001年升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2002年接任微软(中国)总裁。2004年任盛大公司总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