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3.60目录:图书,社会科学,民族学,
品牌:王志强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25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2111404/9787802111400
·条码:9787802111400
·版次:2006年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经世文库
内容简介
前美国驻日本大使赖肖尔说,日本人如同钟摆,在优越感和自卑感的两个极端摇摆。
欧美人形容日本人时,突出地说他们没有个性。
日本人的等级观念非常实用。他们认为,阶段和身份不过是暂的,当你有实力有权力的时候,下级依顺你,一旦你失去了那些,你的阶段和身份也就没有了,你过去的部下立即对你另眼相看。
他们普遍有两种形态和面孔,一是社会性的,二是个人性的。在个人交往中,露出个人原本的面孔和性格,于是就有了酒中酒后借酒吐“真言”,相互几乎无话不谈,感觉好像亲密无间。但是在社会组织里,也就是集团中,表现就截然不同了。
在日本人群体当中,。往往原则是暖昧的,理论是暖昧的,行动目标和原因也是暖昧的,却存在一种氛围。他们互相感受,互相支撑,氛围能量逐渐增强,成为氛围趋势和倾向,这些人群形成一股超凝聚、超强力、超冲动的行动集团。至今日本人还说不清为什么挑起60年多前的那场战争,甚至也说不清明治维新为什么一蹴而就成为列强,战后经济为什么能迅速地发展壮大。这个氛围机制到底是什么,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从外面来看,日本的团体坚如磐石,但深入其中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派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倾轧之激烈,绝不在其他民族的团体之下。所不同的是,日本团体发生的内斗,一般不显露到外界去,内部斗得一塌糊涂,往往外面看来依然是“一潭静水”。
日本式的欺负是以隐蔽性骚扰为多,不是从肉体上实施攻击,而是从精神上给予摧残。使得很多被欺负的人精神总是处在紧张状态,渐渐养成了疑心重的毛病。
日本的暖昧,是与日本这个倾向于集团主义的单一语言单一民族的社会构造相辅相成的。理解暖昧,或者“以心传心”,需要非常懂得日本传统文化和习惯,并且要有极好的日本式的感性神经。
作者简介
王志强,1950年代中期出生。60年代,目睹并饱尝动乱时代的世间冷暖炎凉。70年代,有幸当工人,上大学,没有上山下乡。80年代,当过大学教师、干部、后到日本研修软件技术,从此与日本结下不解之缘。中日之间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引起作者琢磨日本的兴趣,至此已达二十年。当过日本信息企业的软件工程师,现在做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工作。
编辑推荐
前美国驻日本大使赖肖尔说,日本人如同钟摆,在优越感和自卑感的两个极端摇摆。
欧美人形容日本人时,突出地说他们没有个性。
日本人的等级观念非常实用。他们认为,阶段和身份不过是暂的,当你有实力有权力的时候,下级依顺你,一旦你失去了那些,你的阶段和身份也就没有了,你过去的部下立即对你另眼相看。
他们普遍有两种形态和面孔,一是社会性的,二是个人性的。在个人交往中,露出个人原本的面孔和性格,于是就有了酒中酒后借酒吐“真言”,相互几乎无话不谈,感觉好像亲密无间。但是在社会组织里,也就是集团中,表现就截然不同了。
在日本人群体当中,。往往原则是暖昧的,理论是暖昧的,行动目标和原因也是暖昧的,却存在一种氛围。他们互相感受,互相支撑,氛围能量逐渐增强,成为氛围趋势和倾向,这些人群形成一股超凝聚、超强力、超冲动的行动集团。至今日本人还说不清为什么挑起60年多前的那场战争,甚至也说不清明治维新为什么一蹴而就成为列强,战后经济为什么能迅速地发展壮大。这个氛围机制到底是什么,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从外面来看,日本的团体坚如磐石,但深入其中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派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倾轧之激烈,绝不在其他民族的团体之下。所不同的是,日本团体发生的内斗,一般不显露到外界去,内部斗得一塌糊涂,往往外面看来依然是“一潭静水”。
日本式的欺负是以隐蔽性骚扰为多,不是从肉体上实施攻击,而是从精神上给予摧残。使得很多被欺负的人精神总是处在紧张状态,渐渐养成了疑心重的毛病。
日本的暖昧,是与日本这个倾向于集团主义的单一语言单一民族的社会构造相辅相成的。理解暖昧,或者“以心传心”,需要非常懂得日本传统文化和习惯,并且要有极好的日本式的感性神经。
目录
引读
日本人什么样
1.从众无惧
2.暧昧与腹艺
3.“经济动物”
4.回归自然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实用的等级
在印度,有一个用日本的资金建立、全都由日本医生和护士进行
治疗、看护的麻风病医院。医院完全按照日本式的“公平民主”来运
营,患者一律平等,住同样的病房,一起打扫病房,在同一个食堂吃
同样的饭菜。有一个婆罗门的患者住进来。婆罗门是印度各阶级当中
地位最高的阶层,但未必都是富翁,反而因为是婆罗门人,有些“低
贱”职业不能去做,难于成为富翁。这位婆罗门患者其实是个乞丐,
虽然他不直接向人乞食,但依靠别人施舍过着清贫的生活。进了医院,
不但能够接受治疗,还能在衣食住上得到保证。但他说不能和阶层低
贱的人一起就餐,不能和阶层低贱的人一起打扫病房。日本人认为那
样想是不对的,人应当平等,说应当遵循医院的平等的规矩。于是这
位婆罗门人跪地乞愿,请求允许在这里维持婆罗门人的生活方式。当
他知道愿望不可能实现的时候,则毅然离开能够给他提供舒适生活的
医院,回到了过去的乞丐群当中。
二战中,日本军人成了俘虏,军官的权力地位没有了,军队的军
衔阶层的意义就没有了。士兵俘虏说:“当官的居然还当俘虏。”军官
俘虏反而成了被蔑视的对象。日本的士兵俘虏们反对并不能容忍因为
是军官就不参加俘虏营里的劳动。这个时候,军官的身份地位和尊严
已不存在了。日本军官本身对国际条约规定的军官身份应得到保证和
照顾的意识也非常淡薄。欧美的军人成了俘虏,仍保持军队中的等级
秩序和级别关系,军官是军官,士兵是士兵。二战中,日本抓了欧美
军人俘虏,对他们的等级秩序和级别关系大惑不解,日本看守和欧美
俘虏常常为此发生争执和冲突。欧美抓了日本军人俘虏,俘虏营的看
守、所长向军衔阶层比自己高的日本俘虏表示敬意,如同迎接本国失
去军队指挥权的上级军官接受自己管辖一样,使得日本俘虏不知所措。
日本著名作家三浦朱门在解释日本人的等级关系时,举了上述两
个例子。
日本人没有印度那样明确的等级身份制度和传统。在阶级层次的
意识上,支撑日本统治阶层的是物质和实力。当二者都失去的时候,
他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除了皇族,日本没有世代相传的身份地位,
没有像印度那样的婆罗门等等的阶层。
但是日本人特别注意现实中的等级关系。在与人接触时,总是细
心地注意自己和对方的地位,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并且揣测对方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