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80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化学,综合,
品牌:何丹
基本信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7308035131
·条码:97873080351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1*代表不认识的符号,无法形容。
2*代表不认识的符号,无法形容。
媒体推荐
序:琮台寻根
在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沿着灵峰山下的花径,我们欣然步人浙江大学玉泉校园,一座特殊的建筑——琮台,迎面屹立,引动了我们悠长的思绪和如同长江般滚滚而来的胸潮。琮台坐北朝南,其正面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与玉泉校区内的主道一求是路遥相垂直。其他三面矗一立着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人们从玉泉校区的中心大道北转,远远就可以望见簇拥于现代化的楼群之中的琮台古朴的轮廓和鼎立于琮台基座之上的三座多节琮高耸的群影。走近后又会发现,在多节琮的中心,静静地坐落着良渚文化的典型象征——方琮。方琮内圆外方,其四个平面和转角都雕刻着被称为“神徽”的饕餮纹——上下双脸,四日圆瞪。琮台高不过5米,广不过13平方米。它的基座,由普通的岩石砌就,基座上所有的雕刻,也由普通的岩石雕成。整座琮台,璞玉浑金,散放着远古文明的朴野气息,与整个教学区宏伟、壮观的现代风格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
这座琮台,建于浙江大学百年诞辰之际,其主体——琮,也被选中作为纪念浙江大学百年诞辰的徽章上的纪念图案。
琮本身代表什么?琮上的“神徽”又代表着什么?浙江大学为什么要于百年校庆之际建立这样一座琮台?让我们走近这坐落于现代名校现代化建筑林立的校园中心,散发着远古文明的、朴素的建筑,侧耳倾听,听听它在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琮是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玉质礼器,最早流行于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的中国东南地区——史前的长江下游文化区。
琮的构造特点是内圆外方。“方属地,圜属天,天圜地方”,所以,华裔美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琮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神巫”们“通天地”的工具。在中国古文字中,“巫”作1*形,像两个“工”以直角重叠。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工”字条曰:“上,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巨”(矩)字条曰:“巨,规巨(矩)也,从‘工’,象手持之。”金文中巨(矩)确作手持工形。这说明工与巨都是根据一种原始的工具(矩)而造的象形字。《周髀算经》曰:“数之法出于圜方,圜出于方,方出于矩……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圜,合矩以为方。”这段话说明了矩在古人数理观念中的地位。而由两个“工”以直角重叠而成的“巫”,指的就是执掌“巨(矩)”这种工具的人。和“巫”字结构最相近的,有“癸”字其形作2,只和“巫”字方向略有不同。“癸’可读为“揆”,有度量之义,能作为“巫”字构形的分证。可以想像,在那个时代,矩这种多功能的工具的创造,应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大事,而能掌握这种工具的人,也必然被认为是具有了不起能力的人。在神灵观念盛行的上古时代,巫的这种能力自然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中国古代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与这种工具所具有的兼画方圆功能自然契合,使巫的身份从具有“画方圆”之类能力的能工巧匠,转化为“通天人之际”的准神职人员,而矩也从一种具有实用性的工具,演化为象征性的礼器一一内圆外方的琮。
今天的考古成果已证实,巫在中国上古时代非常活跃,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其范围包括了今天的工科、理科和文科。例如,根据中国文字学家唐兰先生的研究,中国的“八卦”是用算筹来布爻进行推算,这种方法就是由巫发明的。古文“学”字,像孩子两手布爻的形状。而“教”字的构形——“学”字旁加上一只执着带杈的竹枝(类似后来的教鞭)的手——也出于同一原理。所以,巫也是中国原始数学和教育学的开创者……可以这样说,巫是中国原始时期一切“学科”开创和研究的先驱群体,他们的工作,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当然,在那笃信万物有灵的原始时代,这一切都披上了神话和神灵的外衣。
……
目录
第一单元 汉语、汉字、汉文化的特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语言、文化和语言文化学
第二节 汉语、汉字与汉文化的类型特质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蕴涵的多层华夏历史文化信息
第二单元 中国神话传说与中国考古文化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史记·周本纪》载:“(文王)遵后稷,公刘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盖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此中之“鬻子”,《史记·楚世家》有“鬻熊子事文王”。并曰其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近年,周原甲骨文发现“楚子”记事,后来又在包山竹简里译出“鬻熊”之名,可与《史记》相印证。近年,考古发现有玉戈,上书有“太保”字样,学者多有讨论。李学勤先生提出,根据玉戈形制、出土地点、铭文字体,尤其是铭文明书的“太保”字样,说明此戈属召公,铭文所记为周公平定三监后,成王命召公巡省南国之事。并指出,结合《史记》等所载,周人的影响从文王时已南及江汉,以至武王、成王时,召公在其间起了较大的作用,“因此,周初的江汉开发是当时历史一大关键,载籍所述鬻熊事文王,熊绎封楚蛮等事,正以此为背景”。
杨向奎先生亦指出,“周”“召”本为原封地。《史记.鲁周公世家索隐》云:“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以为周公之采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又有《燕召公世家索隐》云:“召者,畿内采地。始食于召,故曰召公。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尽管周公召公都冠以原封地,但“周南”“召南”之地望,不能于“周”“召”原封地求之。“武王伐纣、灭殷,实经几代努力,尤以文王时之文武经略,为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先是对岐周附近诸邦之清除,继对东北东南之经营,所谓“之经营”,不仅在台沼之建设也,在晋南一带早已遍布诸姬,而虞仲之奔虞,更为宗周东下之东道主,崤函北道,固已为宗周所掌握。东南地区,所谓汉阳诸姬,武王东征前已有移师,而武王伐纣时之与国,如唐蜀羌鬌微卢彭濮人多处于今陕西、湖北间,汉水流域者,逼近“诸姬”地区,乃宗周之与国或附庸。成王初周公奔楚之传说,即因宗周于此早有经营,否则周公不能远奔荆蛮也。”
因而,《诗序》、《毛传》等所言当大抵可信。
是则,《周南》、《召南》推行于周初,是负有重大的政治使命的。然而,读列于《周南》之首的《关雎》篇,却显然是一首歌咏男女相悦的爱情诗:
关关雎鸠,在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