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六(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登高是古代重陽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有重陽登山的計劃。大家出行前不妨看看下面的註意事項,謹防受傷。
登山前的準備工作
1.先了解登山旅遊路線,計劃好休息和進餐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亂闖。
2.對山上的氣候特點應有所了解,爭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氣預報。帶好必需的衣物以備早晚禦寒,防止感冒。登山以穿旅遊鞋為宜。
3.家裏有老人或病弱者參與登山時,應先檢查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一次全面身體檢查,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有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不要登山,以免發生意外。
4.整理出登山必備的一些物件,但要盡量少帶行李,以便輕裝前進。如果有老年人參與,應帶手杖,這樣既省體力,又有利於安全;同時準備好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氣水、止血貼、麝香止痛膏等藥品以備急用。
上山註意事項
1.登山之前先熱身。平時較少參加登山運動的人,在登山前要用10至20分鐘做一些肌肉伸展運動,盡量放松全身肌肉,這樣登山時會覺得輕松許多。
2.控制好活動量。秘訣是「慢慢走,輕輕擺,不停頓,少歇息」,保持均勻使用體力,一般以無明顯出汗為宜,這時的活動強度相當於平地快走的強度。另外上山時,在每一步中如都能有意地增加一些彈跳的動作,不僅會省力,而且還會使人精神振奮,充滿活力。
3.上山少往高處看。登山途中不要總往高處看,向上看往往使人產生疲憊感。向上攀登時,目光停留在自己前方3.5米處最好,這樣比較省力。
登山畢竟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老年人登山時更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對老年人而言,上山時要註意以下事項:
1.老年人爬山一定要註意量力而行,根據個人的體力和身體素質而定。爬山時強度不宜過大,心率保持在120到140次/分鐘。當感覺心跳有些快時,就應減慢爬山速度,同時做深呼吸,等到心跳恢復正常再繼續。
2.老年人要等太陽出來才能上山。早晨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候,室內外溫差很大,老年人猛地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發生血管痙攣,誘發心絞痛或心梗。老年人最好在上午10時左右爬山。
3.老年人不要空腹爬山,最好隨身攜帶食物和水,註意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釋血液,又可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爬山時要註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糖分及電解質的飲料,可以減輕疲勞感。
4.老年人爬山時最好采取科學的姿勢,不僅可以省力,而且更能科學鍛煉身體。走上坡路時,盡量讓腳後跟吃勁,人的重心放在腳後跟上,身體的重量就會分配 到大小腿乃至腰部,這比用前腳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力。爬坡時可以有點外八字,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肌腱會感到舒服。
下山註意事項
1.下山時要放松。下山時挺胸、輕步、莫甩手,有利於穩定重心,保持良好的身體平衡。
2.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否則會使膝蓋和腿部肌肉感受過重的張力,而使膝關節受傷或導致肌肉拉傷。
登山休息時的註意事項
1.爬山中途休息應長短結合,短多長少。短休息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以站著休息為主。長時間休息可在20分鐘以內,但不要馬上坐下,應站一會兒再坐下休息。
2.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或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進餐時應在背風處,先休息一會兒再進餐。
3.對於體弱者和老人,走半小時最好休息10分鐘,避免過度疲勞。
4.每次休息時,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