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经/新编小五经四书(新编小五经四书)|报价¥28.70|图书,政治与军事,政治,中国政治,政治制度史,清、清以前政治,李沈阳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8.70
目录:图书,政治与军事,政治,中国政治,政治制度史,清、清以前政治,

品牌:李沈阳

基本信息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299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216019709

·条码:978721601970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新编小五经四书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修德、施政、抚民、听讼、理财、用人、正内七个大类。为政在人,政治活动的主体是人,所有的政策和措施都要靠人去推行,如何贯彻执行及其效果如何,又与官吏个人品德休戚相关。施政是直接体现和发挥官员品德与才能的过程,也是为官的职责所在,故“施政”列第二。施政的核心与目的,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维护国家稳定,故‘抚民”承“施政”而居第三。要做到抚民养民,在各种公务和具体的政治实践措施中,审理案件,判决官司最为重要。听讼可以为百姓分忧,稳定社会秩序,敦行教化。故“听讼”列为第四。而要保持操守,施行爱民之政,就必须慎重对待钱财问题。“廉者,政之本也。”只有保持廉洁,才能做到为政公平,立身于正。能否持俭去奢不仅与个人品德相关,而且影响国家的兴衰,故有“理财”列于第五。居官之人身处官场,无时不处在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和政治关系中,如何处理和上级、同僚、下属的关系,既关系到官员自身的仕途能否通达,更决定着官员能否顺利施政,甚至官员自身的安危,因而列出“用人”类目。此外,治理家庭、管理亲友是官员修身的深化,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如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无法做到政治清明。“正内”是官员容易忽视,却万万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互相补充,紧密联系,都是为官者不可偏废的。

为官者上秉国权,下承民望,惟德才兼备,立政于心,抚民以道,正内治家,淡泊从容于穷答之际,宠辱不惊于否泰之机,方是至境。为官一时,做人一世。八方归一的和谐,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方圆并用的通达,求合于中的法度,既是为政理民的智慧,也是立身处世的技巧。反躬自省者读之,可以知得失;心系天下者读之,可以茂大事;淡然自处者读之,可以明清浊;游戏人间者读之,可以正进退。

编辑推荐

为官者上秉国权,下承民望,惟德才兼备,立政于心,抚民以道,正内治家,淡泊从容于穷答之际,宠辱不惊于否泰之机,方是至境。为官一时,做人一世。八方归一的和谐,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方圆并用的通达,求合于中的法度,既是为政理民的智慧,也是立身处世的技巧。反躬自省者读之,可以知得失;心系天下者读之,可以茂大事;淡然自处者读之,可以明清浊;游戏人间者读之,可以正进退。

目录

一 修德

为民

正身为治民之本

正心

实心与清心

吏员三尚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自勉四事

【原文】

律己以廉。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

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故此以为四事之首。

抚民以仁。为政者当体天地生万物之心,与父母保赤子之心,有一毫之

惨刻,非仁也;有一毫之忿疾,亦非仁也。

存心以公。传日:公生明,私意一萌则是非易混,欲事之当,理不可得

也。

莅事以勤是也。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古之圣贤犹且日昃

不食,坐以待旦,况其余乎。今之世有勤于吏事者,反以鄙俗目之,而诗酒

游宴,则谓之风流娴雅,此政之所以多疵,民之所以受害也,不可不戒。

——《西山政训》

【译文】

廉以律己。作为士大夫,一万分廉洁只是一点小善,可贪污就成了大恶

。不廉洁的官吏,像受到玷污一样,即使有其他美德也不能赎罪,所以廉洁

是做官首要的事情。

用仁义治理百姓。做官应当体会天地生育万物的用心,和父母保护子女

的爱心,如果为官有一丝一毫的残忍苛刻,就是不仁义;有一丝一毫愤怒痛

恨,也是不仁义。

心存公正。《易传》上说,公正产生严明,一有私念就容易混淆是非,

想要把事情处理妥当也不能。

遇事勤快。当官一天不勤快,百姓就必定受到祸害。古代的圣贤办理公

务,尚且不到天黑不肯休息,甚至直至天亮,何况那些资质不如他们的?现

今有做事勤快的官吏,反而被认为俗不可耐,而吟诗喝酒,游玩设宴,倒被

称为风流潇洒,这是政事败坏、百姓受害的原因所在,不能不戒。

为官须诚

【原文】

凡莅一方,果实心实政,其下自有风动之效。所谓至诚而不动者,未之

有也。若有一毫粉饰,则百姓断不可欺,所谓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官之性情

心术,百姓无不知之洞然,无所蔽隔。居是职者,乌可不诚?

《图民录·诚》

【译文】

作为一个地方的地方官,果真能实心为政,实心为民,那么自然会有令

行禁止的功效。官员非常诚心为政,而百姓不为感化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

如果有一丝一毫欺骗和掩饰的心思和行为,那么百姓是不可能受欺骗的,也

不会听从命令。这就是所谓不诚心诚意为民,就不可能感化百姓的道理。官

员的性情心术,百姓无不观察得清清楚楚,透彻明白,没有什么可以遮蔽阻

隔。官员身居这样的职位,怎么能不以诚来导引自己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8.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