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感叹没赶上互联网一片空白的“好时候”。其实我看未必。相反我倒认为互联网还是一个非常新的产业。很多东西依然是一片空白。
从最早的X大门户开始,到后来的IM 搜索垂直网站电子商务似乎一切可做的都有人做了。其实未必。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依然没有完全的摆脱泡沫经济眼球经济的影响。所以可做的东西相当多。可应用于互联网的行业相当多。处处是空白,到处是机会。
中国互联网正在从眼球经济向应用经济过度。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把传统产业网络化,而不是单纯的嫁接。比如姚明的音乐收费下载就是死路一条。唱片可以卖钱,到网上就不能卖钱。相反依靠网络原创力量的音乐社区163888就横空出世成为音乐类网站的异军。再比如那些做电子杂志的通常都是死路一条,而依靠网络力量成为最大中文原创小说库的起点文学网就闪亮登场成为了文学类网站的第一名。
在我看来网络细分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新浪是新闻门户然后后面还跟了个小尾巴搜狐。
网易是游戏之王,后面还有盛大九城在猛追。
TOM是无线大王,后面就有空中网和华友世纪在飞翔。
百度搜索是大王,马上一搜就开始模仿。
QQ市场份额最大,而MSN就开始登陆中国。
17173是游戏门户,后面还有骄阳天使在苦撑。
携程是商务出行服务老大,后面就有E龙在学习。
但是要做就做第一,小尾巴永远是小尾巴。
所以大家看看机会无处不在,传统X大门户的垄断性早已经被打破。而细分出来的应用产业化的网络公司不仅仅有出路,而且市值,影响力都不在门户网站之下。而可细分的东西还很多,应用性还有待加强。互联网打得这么热闹难免会因为产业竞争而进入寒冬。但我觉得不可怕。只要春天还会来,就一定有人能挺过去。互联网这个产业未来五年内至少还会诞生10个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老的互联网企业相比它们将更具备针对性和产业细分性。
80后的年轻人们在互联网业似乎已经异军突起。但我认为这才刚刚开始。80后互联网企业家或者职业经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性格上和思维上都存在着很危险的因素。很多80后企业家往往是因为兴趣揭竿而起。做大了之后怎么办?有没有能力建立一个王朝?是否对企业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的把控有没有深刻的见解和行动力等都是值得80后互联网企业家们思考的问题。或者说是因应该向老一辈互联网学习的地方。
比方说泡泡网,我们看到太平洋电脑网,天极网,硅谷动力 中关村在线,PCHOME,IT.com等等都在泡泡网影响力之上,IT数码社区的盘子和份额已经不大了,下一步怎么办?再比方说Discuz! 技术是不错,这个软件是可以卖点小钱,但怎么扩大赢利,怎么把盘子做大?这些都是问题中的问题。
所以目前的80后企业家们充其量不过是因为市场经济潮流而逼上梁山的大寇。而大寇们离成为马云,李彦宏这样的大王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 大寇的未来无非只有三条:1,是居然成了大气候比如朱元璋,马云,马化腾等, 2,被招安,如宋江,起点网CEO,17173CEO等。 3,被灭了,如方腊,小熊之家CEO,flash8CEO等。
对于真正的企业家来说,第2和第3条出路显然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么如何成为大王?是否具备成为大王的条件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互联网产业应用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前面也没有什么拦路虎,基本上还是一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上有一些大寇和军阀而已。 有朋友说:“水木周平,能谈谈你怎么看80后企业家么?”我想了想说,具我所知在准备揭竿而起或者已经揭竿而起的企业家大概有数千名,能成点气候的大概有100名,不过三年后还活着的应该不会超过20名,五年后还活着的就只有不到10名,这最后的10名才可以各占一个互联网产业应用领域的大份额。其他的都要被淹没。 因为市场就是这样,从来只允许一个王和一个竞争对手,允许有很多大寇,但不允许有两个王。(责编adm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