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有秘密
宝华:近来,一个“秘密网站”开始在白领圈中风靡,我认识的不少人都曾在上面匿名发帖。这种秘密宣泄内心私密的方式,似乎成了时下最新的减压方式。有意思的是,网站上的“秘密”尽管内容广泛,却有80%以上是与性和情感有关的,且以女性的秘密居多。
清清:有一部韩国电影名叫《谁都有秘密》,讲的是姐妹三人各自和同一个男人发生关系的故事,并且守着各自的秘密,而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译名,就叫做《色即是秘密》,想来,的确极具概括性哦。
丹妮:在人的每个年龄段,所谓秘密,应该也是不尽相同的吧!年幼的时候,秘密是人尽可知的“故弄玄虚”;20岁左右时,秘密最多,也最守不住秘密;30多岁时,秘密更多是打死也不能说的隐私;而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愈发从容,渐渐也就没有了秘密,而回忆从前的私密,很可能成了某个云淡风清的午后让人一笑而过的谈资。
宝华:哈哈,如此总结说来,二三十岁的女性,还是秘密的“重灾区”呢。上大学那会儿,我和很多同学都喜欢在课桌上寻找别人写下的秘密心情故事,这种奇特的“课桌文化”,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公共倾诉平台。
清清:如今,互联网可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隐秘的交流平台。有心理学家称,秘密让人最难受之处便在于“不足为外人道”,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秘密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心理负担。无奈之下,每个人都希望能像《花样年华》中的周慕云一样,把秘密埋在树洞里,盖上泥土,以减轻心底的压抑。
寻找一双可靠的耳朵
丹妮:所谓秘密,一般以阴暗的、压抑的让人不胜其扰的内容居多。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路人,会不断拣起一些小包袱背在自己身上,如果把所有的包袱都扛在自己身上,却没办法放下,那最后肯定会累死的。
我是个很少有秘密的人,一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我的闺中密友们倾诉,选择她们的前提,是她们足够值得我信赖,她们不仅会帮我保守秘密,让我很有安全感,而且还能给我以积极的引导,让我重新审视整个事件,心结打开,人也就豁然开朗了。
宝华:能找到一双可靠的耳朵,当然最好不过了,可事实上,很多人都难以找到倾诉的对象。最后造成在倾诉内心时反而更愿意选择跟自己有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交集的人群,因为安全系数会更高。要不,互联网怎么会成了那么受大众欢迎的倾诉平台呢?
清清:在我看来,即便是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网络也并非一双完美的“耳朵”。举个例子吧,近年来,日本的自杀率逐年递增,而且集体自杀成为一种趋势,原因何在?一些有心自杀者,尤其是年轻人,会在“自杀网站”上交流,进而结成自杀伙伴。
在遇到苦恼、抑郁的心事时,多半是陷入了悲观的境地而不能自拔,如果我们选择消极的、同病相怜的对象去倾诉时,他们不仅不能帮我们解脱,反而会加深我们的悲观感和罪恶感,心理负担会更重。
丹妮:有些时候,秘密是一些美丽的隐私,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独守比分享更妥当;有时候,秘密是一些恼人的心事,寻找一双真正“可靠的耳朵”仅是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学会自我消化、自我解脱的能力,多学一些知识,增长一些阅历,都是很有用处的,毕竟,最后的解脱还得靠你自己。
不做隐私“暴露狂”
宝华:6月30日,楚天金报有一篇《兜售隐私拉关系搞得人见人怕职场不欢迎“美丽小秘密”》的报道,稿件中提到的那位不设防向同事讲隐私的小孙,提出了这样的疑惑:“我相信他们,把他们都当成朋友,想走进大家的内心,才这样做的,这难道也有错吗?”
清清:尽管每个人都有窥私欲,但事实上,却很少有人愿意自己成为一个“秘密集中站”,很多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压力,额外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
丹妮:的确如此,原因在哪儿呢?一个人自我表露的程度,由浅入深分为“表面的想法”、“接近内心的想法”、“内心的想法”三个层次。“坦白”的程度,跟人际关系深浅的程度,应该是相匹配的。
另一方面,人际交往讲究“对等原则”,我们通常会在某种情况下交换心事,你自我表露过度,就会让对方产生压力,觉得自己是否也应该同样对你敞开心扉呢?而当你们彼此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关系时,对方既然不能同样“暴露”,就只好选择回避了。
宝华:而且,我觉得一个喜欢将私事随便告诉别人的人,总是会让人觉得缺乏信任感:你对自己的事都能随口乱说,那肯定也很容易“广播”我的私事。
清清:学会控制自己的秘密,懂得“收放自如”,也是职场人际相处中的一门学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