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哥伦比亚号”宇航员太空日记重见天日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0-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伊兰·雷蒙日记中的两页

伊兰·雷蒙

历经爆炸日晒雨淋 1年修复4年破译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着陆前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以色列首位宇航员伊兰·雷蒙。伊兰随身携带的一本日记本在经历了高空爆炸、露天暴晒和风吹雨淋后,居然于事故发生后2个月被人在农田发现。以色列警方历经1年修复和4年破译后方才辨认出其80%的内容。10月4日,以色列博物馆首次将该日记本中的2页公开展出。

太空坚持写日记

伊兰·雷蒙遇难时年仅48岁,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97年被以色列作为宇航员派往美国休斯敦接受航天飞机的相关培训。2003年1月16日,作为“哥伦比亚”号的7名宇航员之一,伊兰开始其首次太空之旅。空难发生后,以色列举国悲哀。

伊兰·雷蒙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即使在太空期间,他也不忘携带着日记本,写下远离地球的非凡经历。其中既有技术提纲,也有他在太空的生活体验以及对妻儿的思念。所有迹象表明,他对后来的空难毫无预知。

农田惊现37页“天书”

“哥伦比亚”号失事大约2个月后,得克萨斯州帕勒斯坦镇外的一名农夫在农田里发现了一个烧焦的日记本。后经当地警方鉴定,日记本的主人正是伊兰·雷蒙。在经历了高空爆炸、露天暴晒和风吹雨淋后,日记本中的37页竟然基本完好。

由于日记上的内容都是用希伯来语写成,并且一些日记的页面上满是焚烧的小洞,当时没有人能够破译这本“天书”。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随后将日记本交给了雷蒙的遗孀罗娜。为修复这本“死亡日记”,罗娜不得不求助以色列博物馆和警方。

1年修复4年破译

警方科研人员耗时大约1年完成修复后,又花费4年多时间辨读日记,直到现在已认出大约80%的内容。据悉,伊兰幸存的日记全部用黑色墨水和铅笔写就,记录了他全部16天太空生活的前6天内容。伊兰在最后一页(第6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是我真正感觉自己生活在太空的第一天。我终于成为了一个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人。”

(来源:重庆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