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宗祠是由明清之際江南著名理學家、文學家呂留良的後人所建。位於齊齊哈爾市今建華區西二道街北段路西,坐北朝南,青磚灰瓦,古樸典雅,是典型的清代建築。
呂留良,字用晦,浙江崇德人。雍正年間受文字獄之株連,呂氏舉家遭難。免死的呂氏12戶111人被流放到寧古塔(今寧安縣);乾隆四十年(1775年)呂氏家族的一部分又被發遣到黑龍江(蔔奎古城)。蔔奎的呂氏族人或經商,或教書,或行醫,漸成望族大戶。其中呂留良七子的後代呂景儒(呂留良四世孫)尊師重教,懸壺濟世,深得人心。
為緬懷先人,呂氏後人在院內修建了呂氏宗祠。民國元年,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章炳麟(章太炎)來黑龍江視察教育,曾拜謁該祠,並就此撰文道:「齊齊哈爾人知書,由用晦(呂留良)後裔謫戍者開之。」這是近代學者對蔔奎古城呂氏一族的高度評價。呂氏宗祠因其家族人物在歷史上的影響以及作為惟一保留至今的家祠古建築,被稱為「蔔奎第一家廟」。
據了解,曾有北京的專家來呂氏故宅考察,確定為清代建築。令人遺憾的是,雖然1998年,我市文管站將包括呂氏故宅在內的三處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到現在呂氏故宅至今沒有列入保護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