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7发布 eNet专访迅雷CEO邹胜龙-业内资讯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10-08-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持人: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们CEO的时间稍微有限一点,这样你们有任何想提问的可以与我举手示意。

邹胜龙:大家觉得这种感觉的发布会是不是好一点,

Q:好。

邹胜龙:那以后就都这么办。

Q:我先问一个不成熟的问题,迅雷说新发布的logo是您后面这个吗?为什么有这种改动呢?之前的更抽象,这种更具象?

邹胜龙:首先是一种转变,心态的转变。原来是很抽象的图,抽象就没有生命的感觉。

我们就把它给具象化了,一方面我们需要一种转变,一方面我们需要给产品除了古板的功能之外更多的人性元素。所以这是我们迅雷7从这个版本设计的时候会特别专注做的事。

Q:我问一个数字的问题,迅雷现在在市场占有率这块所能够达到的比率是多少?整个市场的容量方面呢?给我们一个产业的数字。

邹胜龙:互联网到09年,这是公开数据是3.87亿,如果记得没错的话。迅雷所有产品有一个用户覆盖的概念,十个用户里面有多少用户用了迅雷的产品,这个数字是80%。

还有一个数字,您刚才讲的数字,整个互联网十个用户里面有多少用户会使用下载?这是93%-95%左右。在整个下载市场里面,这是一个垂直市场,有十个下载一天,有几个下载用迅雷下载的,这个数字是74%。

Q:你说市场占有率这么高,您觉得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您觉得人性化的部分表现在哪些方面,能够具体一点吗?

邹胜龙:我们很惭愧。在早些时候,我们的优势在迅雷的技术创新上。我刚才在台上没有延展开讲,所谓的P2SP是一个术语,我们理解的时候,通俗来说是利用了自己的多媒体索引技术应用在下载这块,所以它特别快。

你们知道搜狗拼音输入法,这不是打广告,原理是类似的,他用搜索的词库技术,应用的地方是输入法,迅雷应用了多媒体索引技术,最后实现的是下载速度提升,这是我们早期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在过去的五年里面,随着迅雷开始这么做以后,整个行业里所有做下载的公司,包括之前的、外来的、复制我们的,都是用这种方法。

所以在这个技术开始趋同的趋势之下,后来规模就变得很重要了。

因为这个技术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用户越多,这个技术的张力和体现出的能力越强。

我再给一个特别关心的数字,比如纯粹BT的下载和迅雷BT下载,迅雷是其平均速度的3倍,这是马太效应,网络大了以后速度就特别快,到后面你的优势在品牌效应和具体而微的地方体现。

人性化的东西到底指什么,不是一句话可以讲的,但是我可以举例子让大家感觉一些。

以前提供下载的时候,最强调的是速度。让你特别快地做到,今天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供与这个内容相关的其他服务。比如,你下载的是音乐,我们就在下载工具的右边栏出现歌词,你可以试听,他更多的是强调适应用户下一个动作。

包括在整个展现形式上,以前因为技术的原因,它的底层很单一,所以其表现的个性能力偏差一点。今天在这方面我们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也是因为这个技术的升级使得我们能够对下载界面做许多个性化的动作。

比如我们做这样的事情,当时在另外的产品做尝试,我们还有一个产品叫迅雷播放器,我们有唐山大地震的专版,他打开的脸就是唐山大地震的背景。这方面的个性化会越做越多。而且会尽量结合互联网的时尚和我们做的内容,比如数字内容的时尚,会结合做这些方面的更多尝试。

这是迅雷7之后的非常大的变化,我们关注用户的点在延展,不仅是功能和快,我们还关注用户想要其他什么个性化的服务。更加突出的是时尚和高端的领域。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