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如果没有WEB,我们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没有WEB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显然是由《连线》那篇引起争议的文章《WEB已死,互联网永生》而引起。WEB与P2P作为互联网内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说WEB已死,如同说P2P将成为主角。
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世界,是平台集中计算与终端分散计算相结合的世界;映射到商业上,是平台开放与增值服务收费结合的世界;经济上,是大规模协同与个性化制造有机结合的世界。
1、问题的语境
不太精确地说,WEB更多代表集中,P2P更多代表分散。说没有WEB的世界,相当于说没有集中的世界,它与说没有分散的世界一样,都是不可想象的。
《WEB已死,互联网永生》带有《连线》杂志一贯的夸张风格。要客观评估这一命题,首先需要把这个问题的媒体语境与科学语境区分来看,理解问题的背景。
从媒体想夸张的那个方面来说,WEB已死这个命题,实际想向大家加重渲染的,是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此消彼涨的趋势。但文章说WEB已死,用的是不精确的媒体语言,如果想精确理解,至少要辨析以下几种相互矛盾的含义:
首先,文章想强调的也许是,桌面互联网主要依靠WEB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更多依靠P2P模式。现在人们上网越来越通过手机等终端,而通过电脑浏览器的份额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说,WEB已死,等于说,手机已长大,代替PC主导互联网。
另一个有可能想强调的方面是:WEB重在服务器模式,而P2P重在端对端模式。说WEB已死,可能在比喻在移动互联网内部,像WAP这样依赖服务器的模式会走下坡路,而采用P2P这样终端计算的模式会占上风。但疑问在于,从文章提供的统计图来看,P2P与WEB一样,处在下降的趋势中。真正增长的是视频。虽然现在有近于P2P模式的社会化视频一说,但文章并没有将其列入P2P之中。要说的话,更符合这一论断的是Java这种本地计算方式。而且JAVA与P2P的结合确实是一种趋势。但文章是否支持Java值得怀疑。
第三个有可能强调的,是与第二种可能相反的方面:P2P作为一种私有的计算方式,与WEB这种开放的方式比,文章认为私有的服务会代替开放的服务,成为互联网趋势。他说“我们正在逐渐抛弃开放而自由Web,寻找更加简单、时髦、用起来更舒服的服务”。这与安德森一贯的思想,特别是《免费》的思想是矛盾的。但文章至少在《WEB已死,互联网永生》中言之凿凿,夸的是Ipad这种半封闭模式。这是一种与Java相反的潮流。
在“抛弃开放而自由”上,《互联网周刊》与《连线》当时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完全相反,并多次发文批驳当时的美国主流意见。现在看来,我们更有远见。我们不会因为受苹果公司短期业绩影响,而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摇摆不定。更要命的是,文章这种立论有个内在矛盾。P2P固然有私有计算的倾向,但它的主要应用如SKYPE、BT、音乐分享、PPTV等都是开放的。这与苹果的构件化,虽都注重终端计算,但却是两回事。而且苹果的收费模式(比如通过iTunes),不是很WEB吗?
这样看来,文章的“WEB已死”,除了表明网站在互联网领域的比重在下降这一简单事实外,背后的技术逻辑多少有些模糊。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WEB已死”不等于WEB不存在,它只是比喻WEB不再是第一位的,从统计图上看,它仍在大量存在。如果WEB真到的“不存在”的程度,估计连它的对头--手机也不存在了。因为那时人类将进入以视网膜为显示器的人体碳计算和通信相融合的时代。
“WEB已死”的真实含义,实际在暗示,由技术导致的开放,最终会被商业力量拉回封闭:“在长途跋涉之后,我们可能又回到了原点”。《连线》的文章比较开放的谷歌与封闭的苹果说:“事实上,通过iTunes,乔布斯以谷歌所拒绝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紧密合作。在谷歌的开放和分发模式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任何站点发布广告,而谷歌则可中获利,它的利润来自于大众。而对于苹果,只要有人购买电影或歌曲,它就可以获利,它的利润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在暗示:新兴而开放的技术与传统而封闭的商业相遇,后者将是胜者。而WEB的统治地位被手机的统治地位替代,就是这种转折的转折点。
因此,这成为对互联网的技术趋势与商业趋势的一个根本性判断。
我个人认为,《连线》的技术判断存在逻辑与事实上矛盾,WEB已死的技术判断,并不能必然地导出他们想得出的那个商业判断。封闭的商业将占胜开放的技术的判断是不成立的。为此,我们要还原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