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与第三方开发者的恩怨纠葛(3)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11-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管道,不只是智能

电信运营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最重大的举措有两个:建设移动互联网平台,聚集第三方开发者资源开发优质应用,以争夺用户,抢占终端;转型“智能管道”运营商。

而后者才是电信运营商得心应手的领域。移动互联网平台众多,竞争激烈,电信运营商优势并不明显;而在管道运营领域,电信运营商有“天然”优势。所以与其进军移动互联网,倒不如退一步,经营好自己的管道。这也是电信运营商最后的阵地。

电信运营商的智能管道战略将对互联网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可能加大互联网行业的“贫富差距”,给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带来压力。智能管道的定义是这样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能够实现对丰富应用的优先级设置;第二层,能够对不同的通信服务进行优先级设置;第三层,能够对不同的服务种类进行区分;第四层是可以通过网络优化,实现对接入质量的优先级设置。所以智能管道是一种分级定价机制,实力越强的互联网企业,得到的服务就越优越;而实力越弱的互联网企业则相反。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提高电信运营商的管道收入,因为智能管道给了电信运营商提高管道服务价格的机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管道不断贬值,电信运营商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一些基于管道的传统业务,如语音业务增长率降低,甚至日益萎缩,电信运营商不得不在管道上寻求“增值”空间。只是管道更加智能固然更好,但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讲,更实惠的还是管道整体水平的提升。

当前中国宽带水平较低,而宽带成本则居高不下,这直接增加了互联网产业的运作成本,并因此影响到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一些新的业务、新的应用得不到发展,例如视频业务就承担者巨大的宽带成本,这其中不仅包括宽带价格本身的高昂,还有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等。电信运营商在发力智能管道的同时,如果能解决好互联互通问题,才真的是互联网企业的福音。

提高宽带水平对运营商来说,也是利好。目前电信运营商自己经营的业务,也需要以宽带为基础。如电信运营商进军云计算领域,就需要以快速、便捷的互联网为基础。没有互联网上的大量应用,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如IDC,互联网接入能力也无法物尽其用。中国电信提出建设“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才真正体现出电信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其长远发展的眼光。

智能管道还引发了人们对电信运营商“挟持”互联网企业的担心,因为智能管道赋予了电信运营商更加充分的定价权,不仅在宽带总体服务上有定价权,在宽带的差异化服务上也有定价权,而互联网企业对这种定价权的影响有限。这可能导致后者被迫接受电信运营商的差异定价。那些作为电信运营商竞争对手的互联网企业会感受到更大的危机。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