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物流崛起
网购既满足了消费者在家购物的需求,也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进而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网宅生活的支撑体系,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不仅是满足人们网宅生活的必需,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网宅经济的发展。

除了构建“大物流”和“自建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有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即建设短距物流。不论是阿里巴巴的“大物流”还是京东的“自建物流”,着眼之处均是全国,由于范围过于广大,难免在送货上门这种短距服务上有所缺陷。这就给那些致力于提供同城物流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市场的空白点就是新的经济机会,看似饱和的网宅经济,其实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消费者已经不想再听到“快的话明天一早,慢的话几天”这样的答复,而是希望“我只有4点到5点在家,这个时间段一定要送到。”如此精准的服务,远非现有的物流体系可以达到。而短距物流则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短距物流能够将业务领域集中于某个城市,可以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在同一区域建立更多的仓储和配送基地。这种模式区别于“大而全”和“垂直”的电商网站,形成对电子商务传统物流模式的改造。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从下单到送货上门只要1个小时,据说最快的甚至能达到9分钟。其配送人员也可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快速送货。甚至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从而提升利润空间。
短距物流的崛起反应了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电子商务的竞争点必然更加细分、更加精细化。不论是阿里巴巴的“大物流”战略,还是京东的自建物流,都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整个物流体系的缺陷。而着眼于小范围物流服务的企业,却可以在相对的空间实现这一点,从而形成差异化的优势。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转化能够给电子商务或者物流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当今物流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困境,“价格战”成为物流企业最常用的竞争方式,这不利于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还会“连累”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已经无法维持低价模式,寻找一条更具盈利前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已经非常紧迫。短距物流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对于“大物流”和自建物流的高昂成本,短距物流在投入上更少,因此不失为创业者的新机会。当前创业浪潮已经由电子商务行业延伸到物流业,电子商务自建物流和物流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交叉重叠,将来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这种跨界的规模扩展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陷入困境,倒不如在物流业聚焦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更可行。
不论如何,在人们网宅生活需求的刺激之下,短距物流终将以其差异化的优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整个物流行业从整体到局部,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发展的趋势不可改变,短距物流将成为网宅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