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均采用了32nm工艺的处理器,所以这12款产品也全面采用了HM55/HM57/QM57 PCH做为主板芯片,同时这12款产品也全面进入了DDR3内存时代,从我们总结的配置规格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产品均采用了DDR3 1066MHz的内存,而几款产品甚至选择了速度更快的DDR3 1333MHz内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出色的内存存取性能。而在容量方面,2GB内存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4GB内存也屡见不鲜。此次参测的12款产品中就有4款产品采用了4GB容量的内存配置,而其余的8款产品也均在配备了2GB内存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内存扩展插槽,随着DDR 3内存的普及,2GB容量的内存售价均不是太高,并不会像过去那样用户必须付出较高代价才能购买到,所以对于用户的升级负担也不是很重。在内存进入DDR3时代之后,硬盘也在向着大容量、高性能化发展着,此次参测的12款产品全部标配了320GB以上容量的硬盘,其中有3款产品标配了500GB大容量硬盘,为用户的存储提供了方便。除了容量的提升之外,硬盘性能的提升也是十分明显的,7200转的高速硬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主流笔记本产品上,这次我们选择的12款产品中有5款采用了7200转高速硬盘来为用户提供较高的磁盘性能,充分满足了一些需求较高磁盘性能的用户的需求。
应该说,新酷睿=内置图形处理核心的处理器,但是并不是每个厂商都会选择使用新酷睿处理器内建的集成显卡,像此次选择的12款产品全部采用独立显卡配置,只不过有4款产品由于定位的缘故而采用了独显集显并存的方式。从我们实际测试的结果来看,新酷睿处理器内建的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HD显卡在核心频率相当的情况下,其性能要比目前应用最广泛的GS45芯片组内置的X4500显卡性能提升达到了一倍左右,还是具备了一定的3D应用处理能力的,而与独立显卡相比,集成显卡的功耗要低不少,对于那些需要脱离电源使用笔记本的用户来说,这种高性能独立显卡与低功耗集成显卡切换的工作模式可以很好的达到降低功耗、延长续航时间的目的,所以这些用户会更加看重这类产品,而相信这也是Intel推出这样的处理器产品的初衷吧。
如果说2009年在移动图形处理器市场劲吹的是ATi这股风的话,那么2010年nVIDIA的奋起直追使得我们评测的产品中越来越多的出现nVIDIA图形处理芯片的身影,而此次我们选择的12款产品中有7款采用了nVIDIA的图形处理芯片,种类也是从入门级别的GeForce 310M到专业的NVS 3100M不一而同,而其余的5款产品则都是采用了来自ATi的解决方案。
CQ36 搭载酷睿i5的13英寸高性能双显卡切换本本
与CQ41一样,CQ36也是惠普此前热销的一款CQ35的升级版,CQ36的A面依然采用主流的类钢琴漆效果+膜内漾印工艺的组合,黑色的表面衬托着一个硕大的异体英文字母“Q”,而膜内漾印花纹的作用就在于点缀过于单调的A面。
B面仍然采用了类钢琴漆效果边框与镜面屏的搭配,这种组合虽然在视觉效果方面比较时尚,但是超强的反光能力让其在一些光照较强烈的环境里会影响到用户对屏幕内容的观察。摄像头依然被设计在了屏幕上边框的正中间位置,在摄像头右侧较远的位置我们可以找到麦克风拾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