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半透镜会损失30%光线,我觉得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用肉眼观察半透镜,透光率肯定远远高于70%的。不过在特定角度下,半透镜的反光程度也是相当明显的。
与其说是“镜”,倒不如说是“膜”。索尼的半透镜其实是一个坚固的边框,黏贴上一片特殊的薄膜,平整的边框加上严密的工艺,让薄膜有很高的平整度,就像玻璃一样。不过老实说,索尼的半透镜看上去有点“山寨”,薄膜比边框大,边框边缘留有薄膜的余料。我十分相信薄膜最初是比较大一片的,粘结边框后再裁剪,索尼你裁剪的时候不能裁得准一点么?
翻过来看半透镜背面,就可以了解到边框的厚度完全不能反映薄膜的厚度,反正薄膜是很薄啦。
拿掉半透镜之后,就可以看到固定框上的弹簧片了,其作用就是把半透镜固定在固定框上。也就是这种弹簧片固定的方式,让我可以多次拆装半透镜,而不会对机身造成明显影响。
拿掉半透镜后,把固定框按回去定位位置,这时的索尼半透镜单电就成了“无镜”版本了,可以进行画质对比测试了。而我们的测试方式也很简单,使用同一部机身,在“装上半透镜”与“拆掉半透镜”两个状态之下拍摄同样的景物,光圈优先模式(f/5.6),ISO 100,三脚架固定,两种模式都采用手动对焦,放大画面精细调焦,机身各种镜头校正功能关闭。
三、索尼半透镜成像影响测试——1600万像素篇
(注意:以下对比画面,左边均是带有半透镜,右边均是去掉半透镜,下面就不再作注释,大家可以点击对比图查看放大的画面。)
第一批上市的索尼半透镜单电相机是采用1600万像素CMOS的(A55/A35是1600万像素,A33是1400万像素),所以这次测试先从索尼A35开始,看看半透镜对于这一像素级别机型的画质有没有影响。
重复一下测试方式,利用三脚架固定相机,使用同一部机身,在“装上半透镜”与“拆掉半透镜”两个状态之下拍摄同样的景物,光圈优先模式(f/5.6),ISO 100,两种模式都采用手动对焦,放大画面精细调焦。
1、索尼A35搭配DT 50mm f/1.8镜头
截取区域示意图
首先是索尼A35搭配DT 50mm f/1.8镜头进行测试,事前我们已经通过实拍,确定这只镜头的最佳光圈在f/5.6,所以这里就只比较f/5.6下的画质,对比时截取两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