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琥珀)耳放线路欣赏
AMBER的前级线路是由8枚单运放组成的电路。每声道分别2枚运放,组成差动放大的形式,然后再由另外2枚单运放组成输出缓冲,并采用交叉负反馈来提升共摸抑制及平衡信号的对称性。前级电路部分的整体思路就是采用差动放大的形式来实现平衡和非平衡信号输入的任意转换,同时每个OP的电源供应脚设置了一个松下 CBB音频电容作为高频退偶,输出则给每半周信号设置了一个增益为1的BUFFER,为的是更好驱动后面的部分。由于这部分对电源相当敏感,所以设置了精密稳压并且共用电源,经过实际试验检测证明处理好的话,对声道分离度等影响极其微小。
AMBER(琥珀)耳放采用英国著名的RS发烧保险丝
MBER的驱动部分不是常规的OP+BUFFER结构,在这里OP的作用主要是维持电路平衡,并且引入电流负反馈来改善声音表现,因此输出级会有一定的电压增益。驱动部分增益为6DB,数值上并不算大,可以避免听感过于刺激以及增益过大引起的失真。
AMBER内部设置了完善的保护电路来保护娇贵的耳机不被耳放“烧毁”,这个可以说是相当必要的。AMBER同时提供开机延时及关机瞬断,避免开关机对耳机造成冲击,原装NEC继电器提供了可靠和高质量的信号通断服务。
第8页 AMBER:极为强大的供电模块
在放大器中,供电部分的重要性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所有音频设备的供电设计直接就可以影响产品的声音,电就好比是血液,而负责输出电流的变压器(电源牛)就是心脏。杨先生非常清楚供电对于AMBER的声音表现有多么重要,因此特意从国外采购回了著名的TALEMA电源牛用作供电,AMBER的“心脏”绝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再加上精密可靠的滤波和整流电路,供电质量绝对有保证。
右上角的电源变压器格外显眼
AMBER的电源部分是“重中之中”:由于纯A类全平衡放大设计,因此AMBER的发热和电耗都是比较厉害的,AMBER内部采用了TALEMA 50W的密封低噪音变压器提供整机的电源供应,并用老款富士通2A/200V的整流二极管并联使用完成高品质的整流电路,主滤波是松下电解,滤波电容容量为1320U,稳压电路一共5组,一组单12V给保护电路使用,一组5V给输入切换继电器使用,这两组通过IN4007取得。
图赏黑色电容部分为AMBER的电源滤波电路
占大部分的是3 组精密稳压电路,这个稳压电路是按照放大器的思路来设计,“宽频、高速、低阻”是其设计目标,其中两组为左右声道独立供电,一组给前级部分供电。每一路供电线路的安排都非常准确、合理,让人难以挑剔。由于对供电比较敏感,因此杨先生建议,如果有可能,尽量更换直径较粗的发烧级电源线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9页 测试平台与试音曲目
本次的测试平台是极为强大的,月影相信整体来看配的上AMBER的“身价”。音源部分使用了著名的飞利浦CDM12转盘,解码为挪威HIEND品牌音乐之旅ECD-1解码器,耳机为DT880,K601和HD60(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0等,当然,AMBER的设计整体是为HD80(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0和KK这类极其难推的耳机设计的,用这些耳机是有些“大马拉小车”之嫌了。但就测试一下AMBER的水准来说,应该不成问题。为了让结果更为全面,小编也找到了HD800,KK等耳机和LINN的DS组成新一组的测试平台作为对比。
另一组试听平台:HD800,KK和LINN的DS音源,仅就耳机来看比小编的强大
测试的音乐基本涵盖了具有典型价值的参考音乐类型。克伦佩勒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谢林&鲁宾斯坦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第五号·克鲁采》,海莉·维斯特拉的《PURE》,YANNI的《天下一家》,可谓交响,小编制,人声,NEW AGE,流行一应俱全。相信可以全面的测试AMBER的声音表现。为了测试其大编制的音乐表现,月影还特意试听了西门·拉特尔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和乔治·索尔蒂的《马勒第八交响曲》。
AKG造就的传说:K1000(简称KK)
第10页 试听感受(一)
刚开始聆听,月影就被AMBER纯净透明的声底所吸引。是的,AMBER最大的声音特点是什么?是平衡!这种平衡绝不单单指的是三频分布上的平衡。AMBER的声音是在准确拿捏各种HIFI要素并做出最合理权衡后的产物,这种平衡是更深层次的,也更为全面。它的三频几乎没有明显的缺点,几乎接近“无懈可击”:高频延伸极为出色,提琴线条清晰明朗,华丽却不过于鲜亮;中频听感宜人却丝毫没有过厚和淤积。低频下潜很深,量感的掌握上恰到好处:充沛但丝毫不觉过量。AMBER就是这样一款作用,他的频段分布极为合理,月影很想用“极度理性”这四个字来描述AMBER的三频分布,杨先生对三频的把握是那么的准确和恰到好处,除非你特别偏好某个频段,否则几乎难以指责AMBER的三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