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扬-图拉丁,俗称“赛扬III”,传说中的经典CPU
2001年底,Intel发布了Tualatin(图拉丁)核心的Celeron,用户称之为“赛扬III”。性能出色、超频潜力强、价格便宜,超频后性能赶超低频Pentium 4,秒杀低频“赛扬4”,最重要的是很多老主板通过转接卡就可支持,连98年的BX440主板都能支持。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赛扬III”就这样成为DIY玩家心中的传说。
2002-2006年,“赛扬4、赛扬D”,喜忧参半:
赛扬(NetBurst微架构),俗称“赛扬4”,口碑不佳
2002年初,Intel发布了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Celeron,用户称之为“赛扬4”,由于相比Pentium 4削减严重,导致性能不佳,低频版甚至比不过自家高频的“赛扬III”。很多DIY用户那时更关注“赛扬III”以及AMD的Athlon XP,“赛扬4”的口碑在DIY用户中一直不好,不过其销量却很大......
赛扬D,超频潜力强,可惜发热量大
2004年中,Intel发布了Celeron D,采用了90nm工艺,二级缓存翻倍,性能相比“赛扬4”大幅度提升,其超频潜力被DIY用户看中,轻松达到3-4G。不过超频后的发热量也比较惊人,带动了散热器的产业。由于不久后劲敌K8 Sempron(闪龙)出现,Celeron D并不能称为经典。
2006年,65nm的Celeron D,二级缓存再翻倍至512KB,加上高主频,已经可匹敌Pentium 4了,可惜它来得太迟,那时大家都被Core 2所震撼了,等待其低价产品。不过其惊人的超频潜力,至今仍被用作破CPU主频的世界纪录。
2006-2010年,“赛扬”品牌开始没落:
Core 2时代开始,赛扬品牌开始没落
2006年,Intel发布了新一代Core 2处理器,改写了桌面处理器市场的历史,取代Pentium品牌定位高端,Pentium定位主流与入门,Celeron只能沦为最入门的品牌。Pentium成为主流、入门Intel用户的首选,Celeron这个品牌开始没落,这几年随波逐流地升级,从Celeron E400、E1000到E3000,单核到双核,没有了真正的经典产品。
2011年,“赛扬”仍在继续:
2011年,基于Sandy Bridge微架构的新一代赛扬
时隔10多年,对于IT行业来说可谓沧海桑田,Celeron曾经的竞争对手一个个消失:AMD K6-2、Duron、Sempron、VIA C3。但Intel还不打算让Celeron退休,发布了基于最新Sandy Bridge微架构的新一代Celeron,定位300元内的入门市场,“赛扬”这个品牌仍在继续。
3、售价不超300元,新一代赛扬CPU赏析
Intel Celeron G530
Intel新一代Celeron根据产品定位被划分G500和G400,均采用Sandy Bridge微架构,其中G500采用双核设计,定位300元以内的入门市场,G530就是其代表型号。而G400采用单核设计,定位超低功耗平台,由于性能非常有限,零售市场应该难觅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