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乔布斯发布第一台iphone的时候起,智能的概念才算真正地进入了移动设备中,而手持终端也从一个尴尬的打酱油的地位成为了能逐步替代部分桌面计算机功能而且使用方面的高效率电子产品。次年,苹果发布了同样具有很高价值的革命性产品ipad,将MID和UMPC的概念整合化,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的概念以及适用人群。对于苹果的两项革命性创举,果粉们自然唯有顶礼膜拜,但对于同业的手机以及计算机厂商来说,苹果的革命性介入,无异于一场灾难。幸好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网络公司Google及时介入,开发出了同样出色的操作系统,Android,并对电子大厂商和芯片商们开源,免费提供驱动解决方案,这才使得平板市场以及手机市场一时间又是狼烟四起,百家争鸣。
然而就在果粉们炫耀着ipad华丽的操作时,就在Android控们不停地刷着自己的优化ROM,聊着新出的高性能芯片时,当winphone派们正体验着win8开发者版如何能让x86架构再次崛起时,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切华丽操作和丰富功能的缔造者——平板操作系统们。从早年的windows Mobile,Symbian到现在无人不知的iOS,Android等响当当的名字,移动设备的智能操作系统的华丽起舞,对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选择的苦恼
那么,平板操作系统和传统操作系统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平板操作系统也会时快时慢?iOS,Android,win8,webOS这些上市未上市的主流平板操作系统又有什么特点以及优劣之处,想买平板的你又适合何种操作系统,别急,我们的好戏即将开演。
人人都会用 平板操作系统为啥不一样
对于熟悉操作系统的朋友来说,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庞大体系,从最早的简单的微程序操作系统到今天具有诸多特效的华丽图形操作界面,桌面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为现在嵌入式设备操作系统的完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完整的结构下氛围这样几个部分:驱动程序、内核、接口库、外围。而我们普通用户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外围结构,包括我们看上去很高深的cmd批处理语言,都只是外围的底层命令而已。
传统操作系统结构示意
驱动程序一般由各个硬件生产厂商提供,而操作系统开发者则负责接口库的提供以及内核的使用,这三个部分决定了我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否容易卡死或是变慢程度以及系统是否容易崩溃,而外围设计则决定了操作系统的实际使用体验以及系统的开放程度。
驱动由硬件厂商提供
以上所说的几个部分是传统计算机系统和平板操作系统所共同的部分,而两者真正的区别就在于外围部分的设计方式以及内核机制的改变,对于传统的操作系统来说,基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功能:进程管理,记忆空间管理,文件系统,网络通信,安全机制,使用者界面以及驱动程序。而在桌面计算机上,我们需要自己通过文件管理器管理文件,通过下载安装驱动程序,自己设置网络地址,通过进程管理器管理进程,结束进程过慢的程序。
平板系统需要自己的标准
而对于平板来说,他的用户群体还有对计算机技术并不明白的老人以及小孩,操作方式也全部采用触控方式,所以过度开放的用户界面只会使平板电脑的界面过于累赘,用户真正在意的是应用程序所带来的方便直观的体验,所以在乔老爷发布ipad的时候,同时也用iOS对未来平板操作系统的方向作出了新的定义:
1、操作直观,让用户的第一眼更加集中在程序功能而并非操作系统本身。
2、设置简化,所有的设置界面尽量在统一的窗口中完成,减少2级甚至三级界面的数量。
3、进程管理简化,减少一般用户因为进程管理不当造成的系统崩溃。
当然,这样一个设计方向同样也考虑到了硬件系统平台的性能限制,同时,也从传统的Symbian,windows mobile手机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统中汲取了很多重要元素,不过从功能和主要用途来设计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架构无疑是平板电脑焕发活力的重要原因,而精简的架构也使得更多的公司得以加入到了操作系统的开发行列中来,下面就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一下我们身边的平板操作系统。
乔教主的未来梦 苹果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