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学中医但不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依次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的顺序学下去、、、
中医自学很难的
建议:如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工作,那么还是系统的开始学,并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想办法能找到一套全国大专院校的统一教材(第五版)是最理想的,简单易懂,专业性强。其次是第四版的,也还可以。
《黄帝内经》选择 王洪图 注释的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和《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伤寒论》选择 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以及《金匮要略今释》,
《温病条辨》选择 刘越 的《图解温病条辨》。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临床学科的主要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中医伤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眼科学、推拿学等以及中国医学史,医古文基础课程等。还包括西医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西医外科学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曾经回答过很多次了,现在提供给你。
如果作为一般了解可以先从【中医基础学】开始。然后的顺序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就足够你学一阵子的了。
在深入【内经】【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按摩学】
更深一步【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
以上这些最好能找到全国大专院校的统一教材(第五版)。比较易懂。
否则,在市面上也要买白话文的。
建议:如果能争取来年报考中医学院这是最好的出入。其次是拜师,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你现在一点中医基础都没有,谁肯收你为徒?除非你的家族里有中医。那么这两条都不能做到的话,就只有自学了。自学的道路很艰难。因为中医单靠从书本上来学习,很抽象的,而且,需要很好的文言文的基础,自学的道路很漫长,因为有很多课程要学习,最后阶段还要有临床的实习条件。这些问题都要有思想准备。
假如说,你只是有一些兴趣爱好。出于好奇心,想学习一点中医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医有点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是这种学习目的。那就简单多了。随便找些书本或在网上看些资料就可以了。
只要有兴趣,有决心,有毅力坚持下去就能学成。祝你学习顺利。学有所成。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依次看以下这些书《了凡四训》《内证观察笔记》《求医不如求己》《大医脉神》《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庄子》《老子》《易经》《医易生命科学》(以及作者田合禄先生其他著作)《五运六气大观》《张大昌》《黄帝内经》《伤寒》
就介绍这么多吧。以后你需要看的书多得是。
要学的话就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要半路而废。下面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一段话你先看看吧
——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先背背歌诀什么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