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体内湿寒重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是个冬泳队的,每天坚持冷水浴,现在是雪天,依然坚持,请问这样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寒湿重,是不是应该驱寒?

冬泳队的身体本身就有驱寒湿的能力,只需要锻炼,不需要刻意的驱寒,吃肉吃素自便。如果体内寒湿重,就不能参加冬泳了。(yuan_t)

是的,多喝姜汤

体内湿寒,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少用甜腻厚味的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食谱: 1、蒜苗炒肉丝 青蒜苗、猪肉各250克。将猪肉洗净切片,用酱油、料酒、淀粉拌好;青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锅烧热加人猪肉偏炒,加精盐、白糖和少量水偏炒至肉熟透,入青蒜继续偏炒到入味即成。此菜具有暖补脾胃,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脘腹痞满等病症。 2、豆蔻草果炖竹丝鸡 具有散寒化湿的功效。 竹丝鸡1只(约750克),白豆蔻30克,草果15克。 做法(1)将竹丝鸡劏净,去内脏,滴干水。 (2)把白豆蔻、草果洗净、略打碎,放入鸡肚内,用线缝合,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3小时,调味供用。汤中竹丝鸡性味甘平,为古今补虚佳品,有补虚健脾之功,《本草纲目》载木品“补虚劳赢弱”,尤多用于妇女诸虚形弱。然而肉食稍嫌滋滞,故配用白豆蔻温中、行气、散寒,既可法寒邪、化湿滞,又能防鸡肉之滋滞,一举双得,使该汤补而不滞。更用草果协助白豆蔻,加强温中、化湿之功,《本草纲目》载草果“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合而为汤,补而不滞,温行止痛。止呕,且白豆蔻、草果其气味芳香,更可使汤味鲜美可口。注意:外感发热、湿热内盛者不宜用本汤。 3、乌豆腐竹汤 此汤具有滋养补虚止汗的作用。 乌豆50克,腐竹(豆腐皮)50克。 做法1、乌豆、豆腐皮用清水浸泡片刻、洗净;豆腐皮切段。 2、乌豆、豆腐皮一齐放入砂煲里,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吃大活络丸就可以了

是的,建议用食疗法,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可取当归10克、生姜适量、羊肉一斤煲汤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