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见《战国策·韩策一》:“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於牛后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城池坚固,粮草丰足,尚可战守。古语有云:‘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战国时苏秦语韩宣王曰:“目下大王之地有限,而秦于韩之求无穷无尽。以有限之地,以应贪而无餍之求,无异买祸招怨也!不战而地已被侵吞。臣闻谚语曰:‘宁为鸡之口,毋为牛之后。’今大王宁似臣一般,西向服事于秦,岂非随于牛后乎?”
或作“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亦作“鸡口牛后”。
亦作“鸡尸牛从”。《史记·卷六十九·苏秦传·张守节·正义》:“战国策云:‘宁为鸡尸,不为牛从。’延笃注云:‘尸,鸡中主也。从,谓牛子也。言宁为鸡中之主,不为牛之从后也。’
鸡口:鸡之口,小而洁。
牛后:牛之肛门,大而不净。
谚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原指宁愿作小而洁之鸡口,而不愿为大而臭之牛肛门。后喻宁在局面小之地当家自主,不愿在局面大之地听人支配。或以讽刺举措不智之辞,多用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