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华凑 朱锡龙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食用大米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往,我国稻米生产注重的是产量,对稻米品质不重视,稻米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或滥用农药,造成一些有害化学物质积累残留在大米内,人吃了以后会有不良后果。无公害大米生产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来的。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一般选择受工业“三废”影响少的地方,来自环境的污染少,大米中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我们用来防病治虫的农药,按以往习惯,许多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都应用在水稻生产中。按无公害大米生产要求,就要少用农药,尽量用低毒、低残留、对人体危害少的农药,因此要把以往的用药习惯进行改进,淘汰那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一、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
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会受到“四虫四病”的影响,“四虫四病”指的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这些病虫常年都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象水稻二化螟在浙江每年发生四代,每代危害对象不尽相同,第一代二化螟主要在早稻上危害,常年中偏重发生;第二代二化螟主要在单季晚稻上危害,常年中等发生;第三代二化螟在单季晚稻、连作晚稻上危害,发生期长,一般中等偏重发生;第四代二化螟主要在连作晚稻上危害,一般中等发生,该代二化螟不具有完整的世代,以高龄幼虫在稻桩及稻草上越冬。白背飞虱、褐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主要在每年的6月份梅雨期从南方稻区迁入我地,在早稻繁殖一代后成为本地虫源,一般迁入代在早稻上中等发生,早稻收割开始后就近人到单季晚稻上危害,常年中偏重发生。另外,在水稻生长前期会受到稻蓟马危害,中期会受到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后期会受到稻曲病、穗蚜等危害。因此,我们在无公害大米生产过程中不用农药防治病虫目前尚不可能,关键在于如何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来防治病虫。
二、以往常规药剂防治习惯
自有机氯农药在水稻上停用以后,有机磷农药成了主要的农药。从水稻种子播种开始,农民就喜欢用呋喃丹撒在秧板上防治稻蓟马、二化螟,因为呋喃丹毒性高、残效期长,防治害虫的效果好。但与此同时把田间害虫的天敌也毒杀了许多,往往会引起害虫再度猖蹶。秧苗移栽前又用甲胺磷、敌敌畏、乐果等防治稻飞虱、蚜虫。同时,又用稻瘟净、异稻瘟净、叶青双等中毒以上的农药防治水稻病害。上述几种有机磷农药毒性都在中毒以上,用这些农药防治病虫生产出来的大米,其内部的有机磷含量非超标不可。因此,常现的用药方法不仅对环境污染大,生产出来的大米有毒物质含量高。
三、常规农药的合理替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应运而生。一些生物农药不仅对害虫防效高,其残留对人体没有一点伤害,在无公害大米生产过程中应尽量用那些对环境污染少、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经过我们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水稻种子可用吡虫啉拌种,可有效防治水稻秧苗期稻蓟马、稻飞虱的危害,代替以往用呋喃丹撒秧板的习惯;秧苗移栽前用一次锐劲特,可有效控制大田移栽的返青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防治二化螟可用生物农药苏特灵,在卵孵、低龄高峰前用药,代替以往常规农药三唑磷;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可选用中毒农药毒死威(或毒死蝉),代替高毒农药甲胺磷;防治蚜虫、稻飞虱可选用吡虫啉系列农药,代替以往常用的乐果、敌敌畏。稻曲病、穗颈瘟的预防选在水稻破口前5-7天,用稻曲宁、瘟曲克星等混配药剂,替代以往在水稻破口齐穗期用三环唑、粉锈宁预防。通过这些低毒高效农药替代使用后,稻米上的有机磷含量会大大降低,无公害大米生产才有可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