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哲理(一)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据韩国中央灾害对策本部的统计,截至2002年9月2日下午3时,肆虐韩国的今年第15号台风“鹿莎”已造成88人死亡,70人失踪。自台风“鹿莎”8月31日在韩国南部登陆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74处公路和桥梁被淹、878处河流堤坝和340多处水利设施被大水冲毁、600多幢建筑物被损坏、2.7万多灾民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达2.6亿多美元。

台风是地球上最凶猛、最巨大的天气系统,直径常达上千公里,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常造成大风,暴雨,洪涝和海水倒灌等重大灾害。不过,探讨的却是它的一些有趣的哲理。

台风也是一种“资源”

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台风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

例如,第一,我国台风多发于盛夏,正是南方广大地区高温伏旱季节。台风带来的及时雨,正好能缓解以至解除当地大面积伏旱。南方伏旱特别严重的年份,往往也正是台风雨特少的年份。因此,台风雨实际上成了南方盛夏农业上翘首以盼的水分资源。当然,台风雨同时也缓解了人们饱受的高温酷暑之苦,成了当地的凉爽资源。

第二,台风可以发电。这当然不是指风力发电,因为台风风力过大;而是指利用台风带来的雨水发电。例如1995年夏,广东省水利厅利用准确天气预报,下令在第5号台风来袭之前,全省大中水库统统都泄洪发电,再让台风雨把水库灌满。结果利用这次台风真的给广东省多发电800万度。台风雨成了当地盛夏的水利、水电资源。

台风的另一件功劳一般不大为人所知。即,它大规模、高效率地把热量和水气从低纬度地区输向中高纬度地区,同寒潮、冷空气等一起,共同使热带不致于太热,寒带不致于太冷,“环球因此凉热”。

台风风暴中心却是个无风区

台风时风力最狂、雨下得最猛的部分是它的中心区,但台风中心区的中心(台风眼区,一般直径几十公里),却是个风力极小甚至无风的地方。台风眼壁(云墙)内外如此极端相反的天气状况,却又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令人不可思议。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例如,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因为只有空心(有眼),富氧的新鲜空气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内部,使火烧得更旺。同理,只有有了下沉气流的台风眼,台风眼壁外的上升气流区的天气才能发展得更猛烈。世界上另一个大风天气系统龙卷风内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这就印证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相反相成”。由此可见,台风眼的眼字是一词双义,既示形状,又示功能。在这一点上,和围棋中的“眼”是有些相似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地方,并不发生在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台风中,而恰恰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天气系统——龙卷风之中。台风最大风速不过90米/秒,而龙卷风一般都在100~200米/秒,甚至达300米/秒以上。这是因为龙卷的气压比台风要低得多。世界上超低压、超大风速,只能发生在时间极短、面积极小的区域之中。这是在短时间内需要集中特大能量这个要求所决定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