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趋弱的中国车市是否仍将徘徊?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连续的降价已经严重刺激了消费者的信心,现在人们最关注的信息不是谁在辞职,也不是节能政策,而是不断刺激人们神经的汽车降价,先是天津夏利全线降价,最高降幅超过29%。紧接着,受东风标致降价的影响,中级车再掀降价狂潮,凯越、福美来、伊兰特都开始降价,中级车的价格已经跌到11万,相当于一年前1.0-1.3排量普通轿车的价格。于是,消费者又在寻找,到底车价还能降到什么程度,中国车会不会成为全世界最便宜的车?

中国汽车制造商及其外国合作伙伴已开始新一轮降价,原因是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汽车市场过去3年里年增长率达两位数,但现已失去了增长动力。

福特(Ford)、本田(Honda)和大众(Volkswagen)集团旗下部门奥迪(Audi)经营的合资企业近几周宣布降价,从而使某些车型的价格比18个月前低了约27%。

最新一轮降价使一些汽车经销商和以及行业的专家们都感到意外,他们一度预期市场将相对平静一段时间,但自2002年以来,该市场大起大落。

本田雅阁(Honda Accord)是中国最畅销车型之一,该车型已降价逾2万元人民币,至19.8万元(合2.4万美元)。与雅阁竞争的福特全尺寸轿车蒙迪欧(Mondeo)价格降得更低,从去年的22万降至19.3万,18个月前该车价格还高达约26.5万元。

降价前,西方制造商由于削减在华制造成本的速度不及价格下跌快,因而宣布利润下挫。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中国汽车销售增长60%至70%,之后在2004年晚些时候突然减缓,令经销商出现大量汽车存货积压。

对经销商所作的调查发现,它们中的多数预期市场在2005年增长5%至10%,相比之下,2004年全年增长为15%。

200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可能达到600万辆,占世界市场的1/10。 从2004年以来,汽车业竞争加剧,降价已是大势所趋,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看,由于利润空间的下降,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降价表明生产商作出让步,因为这些降价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经销商们去年为了清理库存而向消费者提供折扣。

降价可能会令销售增长,但也有风险,因为消费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调,而推迟购车。分析师们已对没完没了的降价、促销等已表达出某种程度的担忧。由于未来两年生产商将投资逾100亿美元,将车厂产能翻倍至700万辆,新车供应过剩将进一步损害盈利能力。

但我们应该从这个市场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中积极地寻找真正所需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怀疑它,否定它。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这样的价格动荡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

从上图可以看出,过去的五年的是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好年限,但由于04年的汽车行业增速突然放缓,在一般人看来,中国车市已进入“低迷状态”。但如果仔细观察,国内汽车市场的一直以来都保持了一个很高的增长率,2003年是30%以上,2004年是15%,由于预期下降以及多方面的因素,预计2005年汽车整个增速可达7%左右,相比欧洲传统汽车市场的1.5%—2%的增长也是非常高的。随着汽车总量的不断攀高,市场的增速自然而然地会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并不能说明这个市场突然陷入了风险之中。

从整个市场来看,特别是轿车的增长会影响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由于轿车在整个汽车中的占比已经超过45%,而正是由于轿车业发展速度的急剧下滑,导致了整个汽车业的发展由高速转入适度,但从国内强大的市场空间来看,2005 年汽车业产销总量仍将不断增长,但是增速将比较缓慢。

作者:李建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