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轮胎市场现状模式的几点看法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轮胎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轮胎行业也进入了增长的快车道,然而,国内轮胎市场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我国的轮胎品牌缺乏竞争力,与国外品牌相比有很大差距。首要的一点就是产品性能不佳,其次就是品牌定位缺乏创意。

其次,面临国外轮胎品牌的威胁。目前,国外轮胎品牌已经占据中国半钢市场绝大部份份额,又在慢慢渗透以国产品牌占主导的全钢市场;它们本身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针对中国市场所开发研制的轮胎正慢慢的被国内的消费者所接受。据统计,国内的10大知名品牌轮胎企业创利税29.2亿元,而外资企业创利税17.7亿元,两者创造的利税总额占全行业的67.5%,国外轮胎品牌的实力可见一斑。

让我们来看看国际品牌的优势:就销售而言,BS率先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其高知名的品牌、稳定而良好的质量、优秀的各地区代理商等促使其TBR轮胎在中国成高速的增长;米其林,当今世界第一品牌,在中国高档轿车子午胎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其TBR正通过对零售商的精心培训指导、对终端市场的细分及试验对比、讲座推广等,正慢慢渗透和占领原本是国产品牌用户的市场;佳通,利用其多品牌优势,相应的÷÷在各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把销售重心往县乡市场下移,再加以良好的三包、高额的销售返利,抢占了众多县乡较为有实力的零售商,大大促进其销量的提高。

第三,目前国内轮胎品牌的厂家在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显粗放,缺乏精耕细作和深度分销。国内轮胎行业缺乏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整个销售过程基本是交由各代理商负责跟踪,渠道混乱、价格透明、一线市场跟进不及时、代理商经营实力能力参差不齐、销售人员素质不高、政策摇摆不定、销售推广单一、对其销售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二级商及直接车队用户开发控管力度不够等等。在目前国产轮胎品牌资金、技术与国外品牌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下,利用其本土和价格优势作好对市场销售推广,加强对各级渠道的开发掌控,作好售后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提升用户的忠诚度、美誉度,尤显关键。

面对中国轮胎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论是国际的轮胎巨头还是国内地方的民营企业,都在不断介入,不免会出现诸侯割据、战国纷争的局面。国内太多地方的重复投资建设,又加剧了国内品牌的竞争。但中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市场环境,对于国内的民族轮胎企业来说仍有较大的机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不可怕,有竞争才会促发展,只要我们把握好目前国内轮胎快速发展的机遇,发展壮大自己的民族轮胎品牌、造就成为世界一流的轮胎巨头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杨陆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