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慧聪行业研究院汽车研究所的监测整理,总体看来,壳牌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期间所刊登的创意广告可分为四种,如图4至图7,相互间均以“壳牌赋能予人”一条主线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在各方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广告形式大体一致,均实行图文并茂且突出主题的手段,现以彩色图案美景吸引受众的眼球,更以夸张的大字体发布广告诉求主题,辅以小号字体展开诠释,使受众能够详细了解广告内容,不至于出现理解偏差,总体完全服务于品牌形象建设。
系列广告刊登所围绕的共同中心点即是2003年签署融资协议在惠州动工,预计2005年年底完工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壳牌)的诞生。这是壳牌在中国市场的大手笔,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项目融资,其中27亿美元的融资额也是亚太地区迄今为止成交的最大的私营项目融资,从而成为壳牌广告宣传的最大谈点,间接突出壳牌的雄厚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强烈关注。
具体表现在创意广告中,则均以广告的左半篇幅,描绘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建设场景,更突出其作为大亚湾石化区启动项目的意义,借助所谓的“乘数效应”带动一方经济发展,阐述壳牌所带了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强化壳牌所代表的社会人文性质。
不同之处,在于创意广告右半篇幅所描绘的内容。从2004年10月1日在《福布斯》上所刊登的“新目标不再地图上,都需要来自于背后的推动力”(图4)开始,又推出“播种光明,不只为当年富足,第一次种田人的收获无法称量”(图7)、“帮助一方人保住一方水土开辟一方新天空延续西北年复一年的好日子”(图5)、“刚刚还在梦想今天今天她已坚信未来已不再是梦”(图6),种种不同的创意既保持系列主题宣传的连贯性,又防止宣传诉求的单调性。
其中,“推动力篇”宣传的主题以描绘未来为主,吸引年轻力量加入到壳牌中国发展战略部署之中,显示出壳牌的虚怀若谷,纳贤以待的企业经营理念,拉近与青年读者的心理距离。“好日子篇”以西北老农的笑脸表达壳牌参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成功,向受众传达壳牌参与环境保护,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心态,塑造壳牌的人文社会形象。“未来篇”和“收获篇”则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所引起的村民搬迁及安置行动为背景,选出代表性人物展开报道,从而整体诠释出壳牌的“赋能予人”理念,即在政府和项目企业的职责或义务范围之外,为移民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就业机会,为移民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和生活水准赋予某种能力。如此一来,将壳牌的品牌形象再次提升一个新高度,强化壳牌的亲善大使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壳牌的广告主题宣传分析,可以知道,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壳牌痛下苦功加以应对,积极投入到本土化建设之中,通过精心策划的创意主题,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长达半年的密集型宣传充分发挥了广告的效力,给予受众以深刻印象,相信一定为壳牌的企业形象改变以及品牌重塑造提供巨大推动力。同时,壳牌所运用的主题宣传策略经过长时间酝酿和准备,实施之详实值得我国润滑油厂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