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入寻常百姓家--点评普及型轿车市场(1)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GDP值上升到1000美元时,便迎来了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期,当人均GDP值超过3000美元,便进入到家用轿车的普及期,当今我国则正处在起步期向普及期的过渡阶段。

普及型轿车自然担当起进入家庭的重任。做为主要家庭用车,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普及型轿车市场始终是乘用车最大的细分市场。05年1季度,普及型轿车销售20.84万辆,占轿车(基本型乘用车)总销量的40.7%,乘用车总销量的26%,但与汽车市场发达的欧洲,普及型轿车占乘用车比例38%相比,普及型轿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1 我国普及型轿车占轿车总销量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注明:普及型轿车划分依据 1.0升<排量≤1.6升)

看点一、消费者更加挑剔与理性

凡衣食住用行玩类产品,一旦进入家庭,即会促使其产销量大增,但将面对宽泛的客户群,其要求面广、评价指标多,是最为挑剔的消费者,构成为最难伺候的市场。消费型家用轿车市场亦如是,和公务车、商务车、出租车、富人用车为主体的汽车市场迥然不同。消费群年龄、职业分布面广,经济、文化水平不尽相同,欣赏观点、评价指标各异,性别、家庭构成、居住条件也成为选车的重要因素。价格、用途、性能、档次、尺寸与车内空间、造型及内饰、色彩和配置、使用经济性(养车费用)、购车及维修方便性、防盗、出手(卖车)的可行性,使用地域、卖车、驾车经历等,都是消费者选车因素。

从与各类消费品的比价上,普遍认为高的有医药、教育和轿车,百姓对前两项消费很少有主动权,只能忍痛为之。对于轿车消费,主动权在握,可以买,也可以观望等待。普及型轿车,遇到了对车价敏感度最高的消费群体。国人很难长期容忍轿车的高价格,普及型轿车的一次次降价,反而使消费者摸不清供应商打的什么算盘,扩大了观望与持币待购的队伍,从而使供应商降价和消费者购车达不到良性互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