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据慧聪汽车市场研究所的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国产轿车新车上市(包括改进车型)共计为40款车型,涉及21家企业。按排量分类,2005年上半年普及型轿车(1.0L-1.6L)、中级轿车(1.6L-2.5L)、中高级轿车(2.5L-4.0L)的新车上市比率分别为52.5%、32.5%、15.0%。
2005年上半年国产轿车新车发布时段与车型分布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从时段上看,2005年1月、3-4月份新车上市居多,分别占据新车上市总体的20%、25%、25%。由此可见,这三个月新车上市的投放比率高达70%。按往年规律,3-4月份是国产轿车市场高峰。由左图不难看出,3-4月份分别有10余款新车竞发,众多厂商均在该时段抢位。值得一提的是,05款中级轿车的新车上市频次居多,占据新车上市总体的70.0%。如广州本田05款雅阁、一汽大众05款宝来、长安福特05款蒙迪欧以及上海大众05款帕萨特等。据统计,05款车型占去了3月份新车发布量的半壁江山。同时,3月21日,一汽丰田新皇冠与上海通用荣御抢在同一天上市,引发媒体关注焦点。随着新奥迪A6、奔驰E级、宝马新5系等加入,国内中高级豪华轿车市场将进入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国产轿车产销分别为23. 36万辆、22.68万辆,环比增长明显,分别为77.8%、69.5%。慧聪汽车研究认为,3月份轿车市场出现反弹,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作用(传统的季节性销售高峰);另一方面是因为广州本田、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主流厂商以新车夺位,对市场需求的刺激作用表现明显。
2005年上半年国产轿车新车发布企业与黄金排量比较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2005年计划推新车最多的,当属上海通用。除了雪佛兰品牌和凯迪拉克品牌下各有两款新车外,上海通用还将陆续推出代号为H-CAR、V-CAR、T-CAR等全新产品,再加上原有车型的改款,总数达十余款。在中国轿车市场,成功的轿车品牌很多,其成功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有像大众那样通过捷足先登而处于先机的;有像现代那样通过价格优势后继发力的。上海通用为什么能成功?慧聪汽车研究认为,关键在于上海通用本土化的品牌推广和产品开发战略。
综观2005年上半年新车型,1.6升轿车占据细分市场的主流,并月月翻新。早在今年初,东风悦达起亚就推出了新千里马。而后相继上市的就有东风雪铁龙富康、爱丽舍、上海通用雪佛兰新赛欧、长安福特嘉年华运动款、东风标致307精装版、上海大众波罗、比亚迪F3、东风日产颐达等众多车型。有迹象显示,1.6升轿车市场已进入群雄激战的竞争格局。轿车厂家纷纷进军1.6L轿车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导致了市场细分。
值得一提的是,伊兰特1.6L轿车市场的走强颇具“戏剧性”,北京现代原本仅仅是将伊兰特1.6L轿车作为主打产品伊兰特1.8L轿车的一种“有益补充”,谁料想成为目前北京现代打拼市场“冲锋陷阵”的主力军。据统计,今年1-5月份伊兰特1.6L轿车销售量已经占到伊兰特品牌轿车总销售量的86.9%。
据最新报道,6月28日,上海大众推出六挡手自一体波罗;6月30日,一汽丰田推出花冠一周年纪念车和威驰三周年纪念车。值得关注的是,威驰三周年纪念车在全面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仍维持了1.3L GL原有价格。实际上,与其说是推新车,不如说是降价!
2005年上半年上海通用新车主推别克君威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常年主打中高级轿车的上海通用展开了十面埋伏:3月21日,别克荣御上市;4月6日,凯迪拉克CTS2.8L上市;4月14日,雪佛兰景程上市等。摆出“集团冲锋”阵势,让上海通用在2005年上演的新车秀中出尽风头。
长久以来,别克成为上海通用的“一花独放”。这种局面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改观。凯迪拉克CTS、别克荣御、雪佛兰景程的纷纷登场,对于上海通用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系列的形成以及未来的整体出击至关重要。品牌整体上占有一定优势的上海通用,欲通过各细分市场的渗透,尽收“一力压十艺”之效。
在上幅系列广告创意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广告紧扣在V6发动机上做文章,其整体表现与原创相吻合。通过矗立的“八重豪华,操控晋级”与“迎风驭雪”两组主元素画面,生动揭示了“动”与“静”的内在关联,深刻表达了别克君威启动时的“平稳宁静”、运动中的“激情动力”。一直以来,上海通用较早涉足公务用车领域,别克的“大气沉稳”被市场广泛认同。随着轿车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别克凯越、HRV的大批量上市,别克急需扩大在私人消费,尤其是年轻消费市场的影响力。目前上海通用的产品系列已经比较全面,从最低的新赛欧到最高的凯迪拉克SRX,无论从运动、商务还是休闲都已全面展开。
慧聪汽车研究认为,新车上市后一定时期后,必须更新改进,否则会引起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国内轿车厂家不断推出改进后的新款,首先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是为了持续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培育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另外,通过推出新款调整价格,也可以减少对品牌的伤害度。
作者:赵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