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中级轿车市场“三宗最”(1)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说明:本文涉及内容的时间跨度是2005年1月1日到6月30日;本文所指中级轿车是按照国家相关文件中规定的排量在1.6到2.5升的轿车,从另外一个比较通俗的角度——价格上看,本文所指中级轿车应该是价格在10万元至20万元的产品(经济型轿车10万元以下,中高级轿车20万元以上)。

一、上半年中级轿车市场概述

2005年上半年我国轿车市场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恢复性增长”,而经历了去年整整一年销量低迷后的厂家和经销商在面对这种市场时,我们认为其心态是“谨慎的乐观,战战兢兢的高兴”。

今年1至6月,我国汽车产销281.52万辆和279.24万辆,同比增长5.15%和9.35%,其中乘用车产销185.17万辆和184.30万辆,同比增长3.28%和10.55%,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轿车累计产销125.54万辆和122.80万辆,同比增长2.04%和9.29%。

导致上半年车市有所恢复的原因可以从购买者和销售者两个角度分析:

从买方来看,去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银行收缩贷款、燃油价格上涨、汽车频繁降价等原因,消费者的购车突然变冷,“持币待购”心理迅速“传染”,导致整个车市看起来无可救药得变冷,甚至结冰。值得注意的是“持币待购”并不是购车需求的消失,而只是暂时的压抑和积蓄,到了条件成熟的时候,这些都会转化成为购车的行为,从而拉动车市。今年以来,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还是银行保险方面的因素,对消费者(尤其是私家车消费者)的影响都已渐行渐远,消费者开始适应这种环境;另一方面,经过去年一整年的降价后,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轿车继续降价的空间已经不大,车价基本探底,“持币待购”心理减弱,原本的购车热情又都恢复起来,消费者中积蓄的购车需求有所释放,所以上半年的车市开始恢复。

从卖方来看,去年的车市骤冷让那些头脑过热的厂家和经销商有所清醒,很多厂家调整了今年的排产计划,一方面周转内部的流动资金,减少库存带来的各种压力,同时也稳定了车市价格,给消费者信心相信;另一方面,厂家开始重新认识经销商的地位和作用,调整相应的商务政策,激发经销商的销售热情,使整个车市就取得恢复性的增长。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共销售478000多辆,比去年同期的429000辆增长约11.4%。在10万元到20万元的中级轿车市场上,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为573000辆,比去年同期的494000辆增长约16.0%。而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轿车市场上,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为216800多辆,比去年同期的199000多辆只增长了约9%。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级轿车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轿车消费的主力军。我们认为是竞争激烈的轿车市场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经过去年一整年降价苦战后的中级轿车,其性价比已经成为经济型、中级、中高级轿车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类产品,对于中级车消费者来说,价格要考虑,但它并不是最主要的竞争焦点,质量、服务体系和品牌价值更重要。一方面,其低端产品价格已经达到经济型轿车的水平,花同样的钱当然要买高级别的车,这一轮中级轿车胜出;;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级轿车的配置不断提高,加之排量小于中高级轿车——省油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少花点钱买到性能几乎相同的车,这一轮又是中级轿车胜出!

二、上半年中级轿车市场“三宗最”

1 最受欢迎车型——北京现代伊兰特

截止到今年6月底,北京现代伊兰特的销量达到了85623辆,在中级车销量排名中列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大众桑塔纳3000,销量只能部分说明问题,总体看来,还可以被称作中级车新秀的伊兰特,其发展趋势远远好于已经成为江湖老朽的桑塔纳,虽然它是3000。

伊兰特的成功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产品定位准确 在上市之前伊兰特已被称为“最值得期待的车型”,其定位瞄准日渐成熟的理性消费者,目标消费群体既涵盖家庭用户,同时也包括年轻的男女单身贵族们。

其次是产品设计符合我国消费者的理念, 外观有含蓄之美,总体性能和谐,而且价格适中,比较省油。

再次是产品线齐全 从上市到现在,伊兰特的全系列车型已经全部上市,有1.6L、1.8L自动、手动豪华型、标准型有6款之多,给予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以更多更新的选择。

最后一点就是良好的营销策略

现在的轿车市场竞争激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要想达到良好的销售业绩,产品好是一方面,营销策略好就是另一方面了。总体看来,伊兰特的营销理念就是乘胜追击,在上市之初取得良好销售业绩后,伊兰特后期的宣传都是以其“销量冠军”,“新车销售20万辆”为基点,靠“气势”促销量,有滚雪球效应,利用消费者“大家都买肯定是好产品”的随众心理实现销量飙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