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瑞风挺进公务车市场--评瑞风7月平媒宣传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江淮瑞风上市不到三年,便在销售市场上连创佳绩,更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的MPV品牌。同时,江淮瑞风不断拓展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系列产品,力求打造出中国MPV市场品种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MPV,以抢占MPV高端市场,到2005年7月,动作愈发突出,目标直指公务车市场。

根据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监测的数据可知,步入2005年7月,江淮瑞风在软硬广告宣传上继续延续6月份炒作狂潮。从硬广告宣传上看,江淮瑞风7月份广告刊登额(按刊例价计算,下同)继续保持高位,达到675万元,广告频次267次,公关软文宣传声势依然浩大,新闻曝光频次亦维持在100次上下。总体看来,江淮瑞风7月份宣传声势较6月份略有减弱,但其宣传气势依然强势,且目标明确,集中吹响进军公务车市场的号角。

宣传诉求策略

从宣传策略方面看,7月份江淮瑞风宣传诉求主题明显,焦点更为突出。在硬广告宣传上,主要进行“瑞风的里子,您的面子”、“瑞风年度最佳公务车”、“领跑中国MPV”三方面宣传,除以一贯的“瑞风的里子,您的面子”主题宣传展开“清凉一夏”活动外,明确强调“瑞风年度最佳公务车”奖誉宣传成为江淮瑞风广告投放中的一大亮点,不言而喻以抢占公务车市场为目标。

公关软文诉求上,宣传主题更为集中,大肆展开“200名政府采购人员走近江淮瑞风”、“政府采购领导参观瑞风生产基地”等内容宣传报道,明确将“政府机构”列入自身消费者名单,并强调“政府采购人员”的榜样作用,欲以此刺激销售。

显然,江淮瑞风在平面媒体宣传上,力求软硬广告搭配宣传,创造最佳宣传效应,实现“1+1〉2”。

城市选择策略

如图1,7月份,江淮瑞风选择了45个城市展开广告宣传,广告投放相对集中,北京成为关注的重点,其次,上海青岛合肥广州四城市也受到较多关注。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在公关软文宣传上,江淮瑞风所涉及的城市范围相对广告投放而言稍显较窄,只有27个城市入围。北京仍然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北京市中的全国性媒体受到江淮瑞风侧重。此外,江淮瑞风在其余各城市的新闻宣传稿件较少,多数未超过5篇,由此使得合肥、南京、福州、武汉四城市脱颖而出。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整体看来,江淮瑞风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选择了不同城市进行市场拓展,但软硬广告交叉度较高,明显侧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不同的是,硬广告宣传侧重于目标城市市场促销活动的展开,而软文宣传则倾向于潜在城市市场的培育。

媒体选择策略

硬广告投放中,江淮瑞风选择了84家媒体,其中,综合都市类大众媒体明显受到青睐,《半岛都市报》、《新民晚报》、《新京报》、《安徽日报》等四家媒体赢得江淮瑞风广告刊登额重视。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公关软文宣传中,江淮瑞风动用了64家媒体展开集中报道,《扬子晚报》成为众多媒体中的一枝独秀,其次,《中国汽车报》、《黑龙江晨报》、《楚天都市报》、《半岛都市报》四家媒体亦受到关注。

(数据来源: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汽车研究所)

可见,江淮瑞风在广告宣传的媒体选择上亦力求软硬广告搭配宣传,且宣传过程中,除对个别媒体进行相对较多的宣传投放外,更多的是保持均衡宣传态势,维持各媒体上宣传量的相对均衡,从而达到全面宣传效果。

总之,江淮瑞风7月份在平面媒体上充分展现了自身实力,以强劲姿态拓展MPV公务车市场,这必将使得公务车市场再起风云,相信新的一轮针对公务车市场势力范围划分的竞争将在不久出现,且趋于激烈。

作者:张金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