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8月8日,上海大众忽然宣布旗下桑塔纳、桑塔纳3000、高尔和帕萨特四款车型同时降价,一时间评论四起,赞成的,批评的,怀疑的,观望的,各种论调不绝于耳,在此,笔者也谈谈自己的想发。
降价分析
从降价的时间上看,此次上海大众降价选择了刚刚立秋的八月八号,有点秋风送爽的意味。上半年车市的缓慢复苏使不少厂商和经销商都有了信心,不少厂家已经再次调整了年度排产计划,力求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按照汽车销售传统的“金九银十”的规律,在旺季到来之前,上海大众率先出击,主动打破目前暂时的价格平衡,意图使自身产品销售的旺季提前到来。
从产品上看,上海大众此次降价没有涉及POLO和刚刚上市的途安,主要集中在桑塔纳、帕萨特和高尔三个大系列。众所周知,POLO的销售一直令人不满,而途安作为大众近几年在中国难得一推的新产品,虽然到目前为止市场反应和销量也是差强人意,但是大众并不愿意通过降价的手段来提高销量;
从降价的绝对数值看,幅度最小的是高尔——5000~6000元,最大的是帕萨特——1.59万~4.6万;而从降价的百分比看此次降价幅度最大的确是桑塔纳3000系列,平均降幅达到11.9%;帕萨特的大幅度降价我们认为在提高销量和清理库存的目的之外,还有为即将上市新帕萨特“让路” 的含义,而桑塔纳3000平均接近12%的降幅则体现出上海大众对它寄予的厚望,希望它可以序写桑塔纳系列在市场上的辉煌。而“老三样”之一的普通桑塔纳在经过此次价格调整后,其最低值已经跌破八万,与富康进入同一价格段,这对老对手的竞争在他们自己的舞台上再次进入白热化。
降价影响分析
上海大众此次降价效果究竟如何,只有等待时间来检验,而我们对此次降价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看法:
拉开下半年降价风潮的序幕 首先由于整车销售黄金季节即将到来,消费者早就习惯了在降价和提供各种优惠的环境下买车,这就使得各个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不得不为了销量降价,薄利多销总比摆在库房里强;其次下半年将有FOCUS、索纳塔NF等多款新车上市,通过在对手新车上市之前的降价打压新产品已经成为通用的竞争手段。
虽然不少厂家都表示不会跟进降价,然而我们认为这种不跟进的真正理由是步伐不协调,上海大众于8月初的降价行为可能打乱了不少厂家的降价计划,他们所谓的不跟进实际上是还没有做好跟进的准备,无法马上跟进,一旦到了这些厂家计划的降价时间或者他们做好降价的准备,降价风潮一定会到来。
对上海大众自身而言,降价效果小于预期 上海大众此次的“飓风行动”看起来来势凶猛,实际上的作用可能达不到预期。一方面,由于这次宣布下调的是厂家指导价,而实际上由于上海大众一直以来销量的不断下滑,不少经销商已经进行过某些车型价格的下调,把自己的利润让一部分出来给消费者,而这次厂家发起的基于原有指导价的降价行动到了消费者眼里,力度和吸引力都会打折扣,效果自然也会打折扣。另一方面,相对与其他厂家而言,上海大众此次的降价行动只是占据了时间上的先机,一旦其他厂家都开始降价促销,此次活动的效果又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上海大众的降价在两三个星期内没有显著效果,这次“飓风行动”很有可能就是以失败告终。
我们对此次降价行动的评价——刀尖上的舞蹈
从外部环境上看, 在我国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竞争手段的选择和执行都非常重要,一招不慎导致的结果都是非常可怕的。总体说来由于消费者买车都会考虑产品,价格和服务三个因素,所以厂家,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从服务的角度看,大家的水平都是旗鼓相当,各有所长,具有杀伤力效果的手段已经不多,各个厂家目前所作的都是小范围调整和尽量保持现有水平。这样一来竞争的手段就集中在了产品和价格两个方面,所以我们现在满眼看到的都是新车上市和价格下降。据统计2005年上半年就有50多款新车面市(包括全新的车型和改良的车型),预计下半年还会有二十几款,如此密集的新车投放让消费者难以选择,加上目前我国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直接导致品牌忠诚度极低,大众作为最早来华投资的国际汽车巨头,其发展占尽先机,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国,桑塔纳、捷达和帕萨特更是多年来的畅销车型,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过于成功,使得大众在中国多年没有新车推出,这就导致上海大众(也包括一汽大众)在产品方面一直没有突破,无法与对手竞争,新车型缺乏给大众带来的恶果众所周知。没有了产品这张牌,上海大众想要救市唯一能做的就剩下降价,如果降价还不能遏制市场份额急剧缩小,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上海大众将无计可施。即便成功,我们认为这个结果也是救标不就本,没有新产品的支持,降价带来的好处必定是暂时的,有限的。
从内部环境上看,由于大众集团在我国有一汽和上汽两个合作伙伴,利益的分配以及未来投资的重点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如何获得更多的投资和产品支持当然是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从目前的状况看,一汽大众产品奥迪、新捷达和宝来的销售情况尚可,整个一汽大众的情况也好于上海大众,这种局面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是处于十字路口的,大众有可能出于扶持弱者,维护其在华局面的平衡,也有可能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把在中国的中心转移到一汽大众,慢慢淡化上海大众。做好每一件事将是上海大众的行为准则,这次大规模降价救市活动成败的结果会给自己加什么砝码,加多重现在还很难说好。
让事实去检验一切!
作者: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