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在世界学子的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提起剑桥,我们应该感谢徐志摩。如果不是他在《再别康桥》中那声轻轻地告别,我想,我们对名列世界十大学府之一的剑桥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剑桥大学校长艾里森·理查德对剑桥的这种世界效应也是深有体会,在我们采访过程中,理查德言谈中频现智慧的光芒,不仅因为她是女校长,更因为她领导的是一所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世界一流大学。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最初是为宗教服务的,在70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为教育、宗教、学术、研究服务”的先进教学理念。1970年,剑桥大学诞生了欧洲第一个科技园区,随后,1000多家高科技公司云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与美国“硅谷”齐名的“剑桥现象”,剑桥大学一跃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全球中心。
700多年的发展,成绩依旧斐然,剑桥究竟是缘于何故而获得如此殊荣?面对笔者的疑问,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说:“剑桥的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是吸引全世界学生和学者的魅力所在。”她说:“因为历史和环境,剑桥在众多教学和研究实力雄厚的大学中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显然这只是谦逊之辞。
那剑桥大学的特色在哪呢?理查德校长说,首先就在于院系设置上的学院制。大学由31所学院组成,上至行政财务,下至招生教学,学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大学中央不过担当一个像联邦政府的角色,掌管一些“大围”的事情。因此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相异的学生在学院中学习生活,彼此取长补短;由于财政独立,各个学院还可以向学生和教师提供研究基金和奖学金,缓解大学的财政压力。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发展至关重要,理查德校长说:“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学生、最好的老师,让研究者自己追求自己的兴趣,教学和科研工作才能发展壮大。”她说:“好的研究人员也是好的教师”,因此,学校很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一些本科生在毕业前就成为学者、科学家,在剑桥大学并不罕见。同时,“大学的学科建设应随时代的变迁而演变,最终要能为社会服务。”对优势学科的发展不能松懈,同时也要跟上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如剑桥在加强文、理、工各学科交叉中,不断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成果迭出。正是有了强大的科研能力,高科技公司才纷至沓来,成了师生学习、实践和创业的基地,不仅锻炼了学生,还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了大学与工业的联系,促进了大学与高科技园的持续发展。
在谈到作为剑桥的校长将如何领导大学发展时,理查德校长说:“我们要充分尊重教授的学术权力,校长的第一要务是做好筹款工作,保证教学和科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据介绍,理查德校长在美国耶鲁大学作教务长时,曾为校博物馆募得2000万美元的资金。她说:“美国的大学在30年前就建立了完整的社会捐赠体系,与之相比,完全由政府资助的剑桥大学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剑桥大学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获得足够的资助。我们不能只依靠政府,还要从企业、机构甚至个人获得最大支持。”“剑桥要在10年内建成类似美国的捐赠体系,而说服捐赠者的理由就是剑桥杰出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面对世界各高校的发展动态,理查德校长感慨地说:“大学都有追求卓越的渴望,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大学也应保持发展的多样性,切忌人云亦云。”其实,一流大学也不是所有专业都一流,作为管理者应该学会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