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乍暖还寒折磨人。不是祛湿汤就是青菜萝卜和白粥咸菜,是时候来点鱼肉了!原以为只有蔬果青菜才有季节之分,其实人工饲养的鸡鸭鹅鱼等也会跟着四季季节变化,生长出不同的品质。据大师傅们介绍,现在,正是吃鸭吃鹅吃鱼的好时候呢!
滋补养生飞雁窝
清热鸭子过足嘴瘾
目标物:番鸭青头鸭
广东人讲究清热去湿,又要过足嘴瘾,在这变化多端的天气里,就非鸭肉莫属。惠福东路新开的“有骨气”在这个季节推的就是鸭子。按照店家的传统,用的是打锅的方式来吃,据说有清热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鸭肉有清热、排毒、滋阴、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肺、润燥、养颜的作用,而且对咳喘、便秘也有一定功效。
番鸭,选的是清远农场里的放养鸭子,喂的是稻谷和番薯,让它在自然天地里成长,直至能飞上天了,肉质达到了结实、清甜的标准以后,就到了我们的锅里来。它能飞,所以被冠以“飞雁”的美名。这里选用四斤左右的番鸭,用它与十多种药材同煲,据称有滋润养颜的功效。一定要先喝清甜味香的汤,至于肉,吃不吃都不打紧,反正精华都进肚子了。
青头鸭,又称花头鸭,比起五大三粗的番鸭,它可称窈窕淑女。它的肉质好在没有泥膻味,味道较清淡,师傅下了凉瓜、青瓜、黄豆一起?,单吃也不觉得腻。这个锅主要尝肉之鲜,吃完肉以后再加汤,开锅也不迟。
“清明鹅”的黑白两道
目标物:白切鹅
大家应该熟知“清明虾”,但“清明鹅”呢?花都顺隆农庄里的“清明鹅”有“黑”白两道做法,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清明鹅”的说法,是从江浙一带传开的。绍兴有农谚云:“边吃边屙,六十日好卖。”养鹅人按照季节饲养,把鹅分别称为清明鹅、端午鹅、晒煞鹅、过年鹅等。开春以后,青草往往先于其它树木抽芽、长叶、变青,此时的鹅就在田野中觅食青草,长得肥嫩,因此在春天,尤其是清明前后的鹅肉味道最为鲜美,绍兴人又把它们称之为“青草鹅”。
“白切鹅”承接了人们对“白切鸡”的厚爱,“上座率”颇高。白嫩的鹅肉,锡盘装、豉油泡着上来,爽皮下薄薄一层鹅油,带出鹅之甘香。做菜的师傅来自广西玉林,人称“胡须公”,据他介绍:鹅杀了以后,用水清煮,煮熟、稍凉后用快刀切成块就行,原来的调料一般只用椒盐,加入紫苏、姜、盐、酒,特别香!
“黑”的做法,当然就是烧鹅,这里“梅菜烧鹅”用梅菜腌,香味自然不同于一般烧鹅。
同样是“清明鹅”,黑白两道的选料还是有所区别,白切的鹅要“上棚”(就是走地的,任由它跑上棚子的)的瘦鹅,烧鹅则要“不上棚”的肥鹅。
汤菜兼备的时鱼三味
目标物:鱼茸羹、煎焗鱼头
渔家的农谚说:“三月清明鱼如宝,二月清明鱼如草;三月清明断鱼买,二月清明鱼叠街。”可见,这个时候,鱼类特别鲜美。
新会当地会有著名的“鳙鱼三味”(鳙鱼俗称大头鱼,当地人又称崇鱼)。所谓的“三味”,就是把鳙鱼的各个部位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烹调,鱼头用姜葱和豉汁蒸煮,味道鲜美;鱼骨和鱼腩用姜蒜煮,原汁原味;其它鱼肉就做成鱼羹。当地人称鱼茸粥。其中,鱼茸羹的做法最考功夫,据店家介绍,要先把鱼肉蒸熟,再把一粒一粒鱼肉起出来,一粒米都不放地煮成羹。
花都的一些农庄的鱼茸羹做法有所不同。据师傅介绍,这里用的水库鱼鱼油多,所以要先把鱼放在池子里“瘦身”,等肉质结实了,再做鱼茸羹。具体做法是蒸熟了再起肉,之后再煮,这时鱼肉显得比较粗糙,烹煮后期会加入蛋清、鲜冬菇丝、丝瓜丝等,令它们口感顺滑。鱼身会瘦,鱼头却不会变小,用顺德烹法———煎焗最好,煎香鱼头外层,包住鱼髓的滑溜,焗熟即上,和“流馅”的奶黄包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