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如果排除遗传因素,怀孕期间喝酒是造成胎儿智力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其实,喝酒对人体的危害多多,不仅是对胎儿智力,对人体的肝脏、肾脏、胃、前列腺、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都有损害。特别是喝酒上脸的人,就对他的损害更大,而且上不上脸,竟然还可以遗传。
如果父母都是醛脱氢酶基因型的纯合子,他们就会将善饮的基因遗传给子女
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人们以酒为媒,用酒待客,以酒助兴,“葡萄美酒夜光杯”等酒的诗篇风雅多情、流传千古。
然而古人饮酒,有礼、有范、有度、有张、有驰。而今人饮酒,规矩多多,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什么“感情浅,舔一舔”,什么“感情铁,喝吐血”等等,无非是让别人多喝酒,把人喝得脸红脖子粗。这些粗鄙的风气咱们姑且不管,可你知不知道,喝酒为什么为脸红呢?
喝酒上脸,乙醛惹祸
众所周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被胃和小肠吸收,吸收后的乙醇90%—98%在肝脏代谢,约2%—10%经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所以对酒精过敏的人在醉酒人旁边,接触其呼出的乙醇也会有反应的)。
乙醇在肝内代谢成乙醛,乙醛代谢成乙酸,后者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这就是肝脏解酒的过程。当大量的乙醇在体内转化称乙醛,而乙醛又没有及时转化成乙酸时,乙醛在体内蓄积,其毒性反应就表现出来了。最明显的就是扩张毛细血管,引起脸色泛红甚至是全身泛红,也就是我们说的上脸了。
知道了这一点,你还说,喝酒上脸是酒量好的表现么?
脸红有差异,酶是关键
奇怪的是,有的人一喝酒就上脸,有的人却反应不大。原来这和肝细胞内一种叫做醛脱氢酶的物质有关。
在肝细胞内,有很活跃的醇脱氢酶,进入肝细胞内的乙醇,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很快脱氢转变成乙醛。而乙醛要转变成为乙酸,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个过程需要醛脱氢酶的催化。如果没有醛脱氢酶的催化,乙醛转化成乙酸的速度是很慢的。而每一个人,肝细胞内的醛脱氢酶有多有少,活性不同,乙醛代谢的速度也不一样。体内醛脱氢酶多,活性高,代谢成为乙酸的速度自然就快,喝酒自然就不容易上脸。如果缺少醛脱氢酶,乙醛就会在体内堆积,除了使人上脸,还会对人体其他脏器产生毒性。
酶多酶少,基因决定
那体内的酶多酶少,活性高低,由谁来决定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基因控制的。在染色体上控制着醛脱氢酶多寡、活性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它们可以有三种组合,分别是正常的纯合子、无活性型纯合子和两者的杂合子。在东方人中,这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45∶10∶45。杂合子基因型的人体内醛脱氢酶活性低下,而无活性型纯合子基因型的人体内则是完全缺乏醛脱氢酶活性。
中等量饮酒后(0.8g/Kg体重),无活性型纯合子和杂合子两者血液乙醛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从而表现出面部潮红和心跳加快等症状,但正常纯合子升高不明显。少量饮酒时(0.1g/Kg体重),无活性型纯合子血中乙醛浓度就明显升高。
在遗传的过程中,父母会随机将两个基因中的其中一个传给子女。所以说,父母如果都是纯合子,子女自然也是纯合子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善饮和不善饮,是可以遗传的。当然,喝酒也和体重相关,体重大,体液多,对酒精的稀释作用也较强,也就能多喝一点酒了。
此外,西方人纯合子的基因型比例较高,而且他们所生成的醛脱氢酶和东方人的有细微的差别,活性更强。故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善饮。
即使多酶,也不能贪杯
生活中,不乏善饮的人,有的人拼得是身体,有的人自然凭借的是酶多。拼身体的自不必说了,受伤的最终是自己,但即使酶多,贪杯了,对健康也是有害。
饮酒之后,乙醇首先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成乙醛。不过,当血乙醇浓度过高时,也启动另外一种代谢途径,即通过内质网中的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进行代谢,把乙醇氧化分解为乙醛。
但是,乙醇通过MEOS途径代谢,不仅不会产生能量,而且还要增加对氧的消耗,造成肝内能量衰竭,肝细胞受损,甚至死亡。同时,过多的乙醇,对人体的其他脏器也会产生损害,比如胃出血、前列腺炎、胰腺炎甚至是脑细胞受损。
而且遗传的代谢产物乙醛,不仅对肝脏有毒,对人体同样是有毒性的。因此,即使你的醛脱氢酶再多,其代谢成乙酸的速度再快,乙醛在体内总会有一个短暂的停留时间,天长日久,这种损害也不容忽视。
生活中的“喝酒诀窍”
“喝酒前不能空着肚子。”空腹喝酒,因为腹中没有食物,酒水在肠胃里被快速吸收,身体的醉酒“反应”也来得快。因此,在喝酒前尽量多吃点食物。
在喝酒之初,吃些鸡肉、烧鹅等油腻的食物,这些高蛋白、高脂肪能阻碍酒精的吸收,进入血液里的乙醇就少了很多,这样人就不容易立即“上头”。如果觉得一上桌就埋头大吃不太合适,可以在喝酒前喝一杯酸奶,奶饮料可以在胃中形成保护膜,能预防酒精过多进入人体。
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尽量慢一点喝,分小口咽下。
果糖对加速酒精在体内血液中的清除有一定作用。因此,最方便而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喝蜂蜜水,因为蜂蜜中含的大部分都是果糖。
其次,还可以喝柑橘、梨、苹果、西瓜等鲜榨水果汁或喝一杯柠檬茶。如果无蜂蜜,也没有鲜果汁,那么喝糖水或果汁饮品也能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
人们一直认为“喝浓茶能解酒”,这是不正确的。酒精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能加快心跳,而浓茶富含咖啡碱,也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并用更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尤其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红酒里边掺雪碧、可乐,不少人这么操作,以为这样能减低酒精浓度。这是错误的做法。充气饮料中的某些成分会加快身体吸收酒精。(文·袁平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