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什么会接种疫苗后死亡
内容导读
我国麻疹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江西麻疹疫苗引起紫癜是正常现象
育龄妇女为何不宜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的传染性强过非典
反复接种麻疹疫苗没有风险
为什么乙肝疫苗的剂量有大有小
乙肝疫苗含有“汞”防腐剂?
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有保护期吗
肥胖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打折扣?
新生儿为什么会接种疫苗后死亡
接种疫苗出现异常反应怎么办
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安全吗
避免疫苗不良反应家长应该怎么做
用抗生素会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中断接种疫苗会有什么危险
储藏疫苗光靠低温就行吗
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手段
主持人: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资料,资料显示,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我国新生儿(0-28天)死亡率为10.7‰,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为1600万;据此推算,全国每年约有17万名新生儿死亡,即每天约有466名新生儿死亡。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率75%计算,则每天约350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350起。这是预防接种后的偶合症的问题。偶合症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刘大卫:我们要强调一点,预防接种后的偶合症并不是预防接种本身引起的。什么叫偶合症呢?受种者本身存在某些基础疾病,或者已经感染了某种传染病,接种疫苗的时候正好发病。这属于巧合,受种者或者家属常误以为是接种疫苗引起的,实际上跟疫苗本身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偶合症。偶合症所涉及的疾病非常多,你刚才说的资料只是一种极端的例子。预防接种偶合疾病的种类非常多,常见偶合症除传染病外,还有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病、肾脏疾病等。到底偶合症的发生概率有多大,要看所涉疾病的基础发生率有多高。比如说接种时偶合冠心病的概率,可根据冠心病在接种人群中的基础发病率和疫苗的接种人数推算。因此不同的偶合症,其发生率是不一样的。
接种疫苗出现异常反应怎么办
主持人: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出现异常反应应该怎么办?
刘大卫:首先要了解异常反应,我们国家对异常反应定义为: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的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去理解它呢?首先,疫苗要合格;第二,接种无差错;第三,反应是疫苗本身因素引起的;第四,后果比较严重;第五,反应比较罕见。哪些反应不属于异常反应呢?我们刚才所说的一般反应,也是疫苗本身引起的,但是反应轻微、一过性,不属于异常反应;第二,疫苗质量问题引起的,不属于异常反应范畴;第三,接种实施差错引起的,不属于异常反应;第四,心理因素造成的反应不属于异常反应;第五,偶合症不属于异常反应。
出现异常反应怎么办呢?第一,出现了反应,不管是否为异常反应,要及时咨询,必要到医院进行诊治。第二,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报告,如接种单位、疾控机构等。第三、疾控机构收到报告后会进行调查核实,严重者会组织专家进行诊断,分析发生原因,判断是否为异常反应。第四,如果确定是异常反应,按照本省的补偿办法申请一次性补偿。第五,如果对诊断结论有异议,可向市级医学会申请鉴定,向省级医学会申请再鉴定,或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总之,由于政府在通过预防接种控制疾病的同时,少数人承担了异常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政府有责任对异常反应进行一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