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统一招标政策,一面是巨头加紧圈地,医药流通市场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参与者无法回避的事实。然而,部分省份在落实招标产生配送商的政策时出现潜在行政指定的现象,这种带有行政色彩的压缩流通环节的做法,不仅让众多流通商心生“逆反”,而且很难达到高效低费的政策效果。
按照卫生部的目标,今年将在约60%的区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这样的目标将为基本药物带来扩容,同时也将极大地加强医药流通领域的集中度。这被部分医药流通企业认为是“行政性的压缩流通环节”。
按照政策的初衷,压缩流通环节以消除从生产商到消费端之间的“层层加价”现象,是根治“看病贵”的重要一环。然而,这样的做法遭遇众多医药流通商“用脚投票”。毕竟,省级统一招标采购政策带有计划色彩,同时无法避免各种各样的地方保护主义,对于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流通商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通过市场化、“群雄逐鹿”式的公平竞争。
一家医药流通商表示,通过各地统一招标选出流通商来负责医药配送,意味着当地能够入选的流通商仅是极少数,而剩余的大多数流通商要面临寻找出路的问题。这意味着,可能对于流通商巨头来说,面前的蛋糕更大了,但对于数量众多的小流通商来说,蛋糕很可能是在缩水的。
而事实上,目前的医药流通链条中之所以能够附着上万家医药流通企业,包括分销商及配送商,都是源于有相应的需求。专家表示,目前不少医药生产商由于没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将医药分销外包给医药流通企业来负责已经是长期以来的习惯,而在此间的供需关系中,很多分销商也获得了多年积累所得的人脉关系资源和比较牢固的客户关系,这样一来,尽管这些分销商规模较小,但短时间内还是很难被国家级的医药流通龙头伸向各个角落的触角所取代,这也为这些规模不大的分销商争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这意味着,如果是群雄逐鹿,中小流通商可能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还能够寻得一条出路,例如走专业药品的分销业务,与流通商巨头展开差异化竞争;而如果按照基本药物政策规定的招标选择配送商的做法,这些中小流通商更大的可能只会成为流通商巨头的委托机构甚至黯然退出。
正因如此,各地纷纷涌现出几十、上百家民营流通商组成“联盟”,以暂时抵挡流通商巨头并购的狂潮,但长期来看,这种权宜之计是否还能奏效尚不得而知。不管如何,这也体现了中小流通商对生存空间和参与竞争的渴望。
话说回来,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医药流通环节的压缩也很难百分百如愿。其原因有三:
第一,依靠医药流通商巨头延伸触角、扩大网络来实现流通环节统一化毕竟需要时间,而且由于财力物力所限难度很大,很多情况下,流通巨头还得靠中小企业负责将药品配往终端,如此看来,中间环节压缩并不明显。
第二,存在即合理,使众多医药流通商诞生并存活的医药市场生态不改变,其需求也不会一夜间消失,但靠行政招标的单向力量,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
第三,如果把药价虚高的板子打在流通环节过多身上,本身就是打错了对象,原因是,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药养医、医药不分家,而医药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仅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