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大师”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英国的约翰·米亚特,他几乎伪造了20世纪所有著名绘画大师的代表作,在过去的10多年中,他临摹了两百多幅现代绘画作品,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成为英国艺术界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子。因造假而被逮捕入狱的米亚特在2002年出狱后,还曾把仿作都拿出来展示:莫奈、毕加索、雷诺阿,画展上这些赝品几乎都显露出绘画大师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风格。所有这些赝品居然拍出了数百万美元的高价。
走私品集散地
拍卖行素来对拍品不问其来路,而此行规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法分子,为一些来历不明的文物提供了“漂白”的渠道,间接导致了世界性偷盗、走私文物艺术品行为的猖獗。
据报道,苏富比和佳士得等公司,长期参与文物的走私买卖,与文物走私贩子合作并提供佣金,在意大利、印度、柬埔寨和伊朗等地,大肆走私偷窃文物。这些都为文物走私和盗墓活动提供了流通出口,也给各地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印度艺术目前正逐渐受到世界上各大收藏家的喜爱,但大多却是在黑市上流通,其中有许多艺术品还经过拍卖洗清走私痕迹,印度警方曾于2003年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主谋名叫拉吉,印度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佳士得拍卖行2000年9月20日出版的拍卖目录中,有两尊11世纪的印度教神雕像。这两尊雕像是1999年9月从拉贾斯坦邦巴蓝附近的一座著名神庙中偷走的。印度警方认为,这两尊雕像卖方的户头上虽然分别写着班克斯和亚罗,但其真正的主人都是吉。印度警方甚至怀疑吉亚是某拍卖行的代理商。
拍卖行还不择手段,以错误的信息误导买家,争夺客户;在拍卖会上雇“托儿”炒作,哄抬拍卖品价格;有的拍卖师与人私下串通,拍卖赝品,以收取高额佣金。
□怪现状之中国篇
关于中国拍卖界操作内幕、赝品现象等,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也发生过几起拍卖公司讨要名誉权的诉讼案,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面对公众说出他们所了解的具体情况。但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夏叶子在其出版的《艺术品投资》一书中,以大量朴实的个案透露了其中拍卖场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认为,夏叶子所述现象,尽管不是艺术品市场的主流,但基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所有这些内幕,这些不正当的伎俩,都对当前正在发育成长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虚增成交价
夏叶子在书中认为,有些拍卖公司为达成交易,会迁就买卖双方的暗箱操作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虚增成交价。具体做法是,委托方、买受方、拍卖方按事先约定“真实”成交价和“真实”佣金,比如约定拍品的落槌价为1000万元,再加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为1100万元。此后,拍卖就进入了表演阶段,拍卖师会再虚叫到1800万元落槌,加上10%的佣金,最终成交价变成1980万元。但是这个价钱是给别人看的,不会按这个价钱进行结算。